一、从大美自然中寻找创作取材之源
体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山水画家从事的绘画艺术,大美自然是山水画家创作取材的主要源泉,工笔山水画作是画家对创作取材的意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后所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山水画家将自身情感和内心精神的物化结果。创作取材,顾名思义便是创作所取之材料。山水画创作的内容是什么?创作的题材是什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取材是应最先思量的问题,也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工笔青绿山水画的创作取材抓住两个关键字“山”与“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其创作的题材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着,并不简单的局限于“山”、“水”二字。如当代的“城市山水”。
创作取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的是创作者拥有丰富而真切的生活体验。山水画家如果没有饱游沃览这大美自然之山水生活体验,如何创作出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作?丰硕的生活体验会给山水画创作带来无穷的灵感经验。具体来说,工笔山水画创作的取材就是需要创作者在生活体验中储备材料和积累审美经验、感悟和发现审美对象。就像郑板桥画竹,其“眼中之竹”即生活体验之中的“生活之竹”;就像荆浩笔下高古浑沦的太行之美的表现离不开其浪迹太行之洪谷的经历感悟;就像林容生笔下的南方乡间静物、茹峰笔下苏州小巷里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江南故事。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工笔青绿山水画家,他们创作的作品都离不开大美自然,其艺术形式所体现的正是他们对大美自然之“美”的感受,从而在大美自然的怀抱中通过笔墨、丹青将其内心的感受描绘在画纸之上。在工笔青绿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千里江山图》(见附图1)最具典型代表,由宋王希孟所绘。画家将大美自然山水尽收于这千里江山图卷之上。王希孟把写实青绿山水画推向了巅峰。从历代工笔青绿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中看,从最早的青绿山水画隋展子虔(传)的《游春图》(见附图2)到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见附图3);从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辽阔山水;从元钱选《山居图卷》(见附图4)的秀润山水,到明文徵明的《万壑争流图》(见附图5),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见附图6)等,还有现代张大千的青绿山水、当代林容生的青绿山水……都展现了工笔青绿山水画的无穷魅力,体现了山水画家对大美自然的无限崇敬。
上一篇:浅谈综合材料装饰画的实践创作
下一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保护与提升

浅谈科普型APP的界面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关联

浅谈许江风景油画语言的特征

超越人眼浅谈风光摄影的特点与方法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自然

魏骨汉韵浅谈欧阳询楷书对传统的继承

浅谈写意人物《晨练》的创作体会

浅谈山水画《水乡》创作体会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