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交通道路规划    13
2.9.3种植设计    14
3结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图    15
大学雨洪管理与景观提升规划引言 城市长期高强度开发、扩张模式带来的自然蓄排系统和水文循环及生物栖息地的显著破坏,导致大量灾难性后果,给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敲响了警钟。对国际上几种典型的现代雨洪管理体系进行剖析,认识不同国家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雨洪问题,能帮助我们景观设计师探索管理理念和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它们对解决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突出矛盾有着参照和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区别、共性和本质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深入剖析,能够为推动我国城市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以及城市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和科学的系统决策提供一定借鉴。
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内部分低洼地段,每年夏天都会被暴雨淹没,对于学生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并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因而,本文以南理工为例,通过对校园内地势和洪水风险区的调研,规划出可用作改造成雨水花园或者下凹绿地的现有绿地或硬质。在提高校园绿地的渗透蓄水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校园生态景观质量。希望在解决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严峻防洪问题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设计,达到城市生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综述
1.1国内外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及发展
1.1.1美国雨洪管理体系
1.1.1.1低冲击开发(LID)
 1.1.2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
  1.1.3澳大利亚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
1.1.4其他国家雨洪管理体系概况
1.1.4.1新西兰
1.1.4.2德国
1.1.5中国
1.2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特征与本质
1.2.1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特征
随着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现代雨洪管理理解的加深,各个体系都而不断发展,在一些方面也开始趋同。表1对几种体系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表1  典型雨洪管理体系的特征[2]
项目    中小降雨控制(水质/水量)    暴雨控制    采用源头措施    早期评估及介入    顶层设计    跨学科    多尺度    多目标    恢复良性水文循环    水系统综合管理
传统排水(自19世纪初)        *                               
BMPs (20世纪70年代至今)    *    *    *                *    *    *   
LI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    *        *        *    *   
GI/GSI(自USEPA2007年引入至今)    *    *    *    *    *    *    *    *    *   
SUDS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    *    *            *    *    *   
WSU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    *    *    *    *    *    *    *    *
上一篇:苏州澄湖三角嘴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
下一篇:水库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人因工程的某大学教室设计

江苏科技大学文创校园文...

南京水游城棒约翰PIZZA餐厅硬装设计

淮安某街角游园景观改造设计

南京水游城棒约翰餐厅软装设计

与竹同清淮安市某街角小...

南京求雨山文化广场改造设计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