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浅析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诗情画意(2)
太白, 终南 ,少华, 太华,在秦川的真山实水中游赏,会发现有诸多山石草木仿佛是在范宽的画作中出现过,但又不完全一样。画者汲取了生活自然真景作为创作的原型,融入自己独有的真情实感,把心放在造化炉锤里,物我两忘,以求其趣,从而“无复山之相”,可又的的确确绘的是“真山”,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所表现的自然。范宽在一开始是向李成学习的,但在随后“师诸心”的日子里,他对真山真水的体会,也许更要深刻的多——“写山真骨”。
二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绢本卷轴、水墨浅设色,距今约1000年历史,纵206.3cm,横103.3cm。这幅作品右下角树阴处藏有作者题款,亦有董其昌题字,为范宽传世的独一真迹。所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风貌及地理特征,其家乡华北黄土高原:山顶灌木丛生,层峦高耸,岩体裸露,皴点密集,充满顽强的生命力,宛若一首雄伟壮丽的自然诗歌。
“气韵生动”,出自“吹冰法”论,由南朝画家谢赫提出,并将其作为作品刻画的第一条目与最高标准。 “虚空即气”、“太虚即气”,宋代画气说的影响在于强调画面的气势,使传统的“气韵生动”得到新的发展。“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溪山行旅图》十分突出地体现了范画的气势处理走向——深沉开阔、健壮浑朴、伟峻老苍。取景构图别具一格,突兀的大山,坚实壮美,即使远观,也仿若身在其山。一挂瀑布自山间挤落,飞流而下,自山间隐作烟云,又在山脚以溪流的形式出现在观者眼前,变灭转换之间,给人一种清新爽快感。郭熙有云“山有高有下,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岫岗势,培雍相勾连,映带不绝,此高山也”。《溪山行旅图》中,范宽将三远中的“高远”阐扬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构图准确,大小对比,夸张活泼,山水刻画浑厚峻重,有震撼人心的雄壮气魄。画中物像阴阳相生,构图浑然一体,阴阳、刚柔配合间,自然流露出行旅路上的诗情真。
三 《溪山行旅图》的诗情营造
《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创作上,绘者通过自然的真景观察,从自然中汲取营养,涵养胸中之“气”,将宇宙与生命的本体之“气”融汇入画面,笔下的山水不再是类同死物的单个物像组合,而是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山石掩映,水墨淋漓,传达给观者的是盎然的生气,也是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咫尺乾坤,以笔取山石轮廓得其阳刚之气,以墨渲衬掩映复又得阴柔之韵。道法自然,万源归一,传统的中国画和中国诗,形式上虽不是一个东西,但在美学内涵上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诗有“起、承、转、结”,而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亦有“起、承、转、结”的支撑。苏轼有云:“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水画和具有山林性格的画家最为相通,而这种“山林性格”指的便是画家内里的“气度”,画者胸中之气与自然天地万物之气相融,吞吐间,山河千里跃然纸上。《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枪神,冲气以为和。”一张白纸即一个天地,落墨下笔虽是山水之景,却是一棵枯树、一眼活泉都作画家胸中之气。 观《溪山行旅图》,仿佛身临其境,纵身遨游,对景中所涵养的情趣韵产生诗意的联想共鸣;或刚健浑朴,或清新灵动,士气逸韵,笔墨纵横,汇作一首山河的壮美诗歌镌刻入历史的丰碑。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日常生活用品的再设计
下一篇: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方法及其在明星领域的应用
新表现主义下的时代面孔...
定格动画中的镜头运用与特性浅析
《库玛的旅途》插画绘本设计研究
浅析现代导视系统设计及未来走向
论国产动画片的创新发展以《大圣归来》为例
浅析《芥子园画传》的画...
论《诗经》中的虚写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