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陈之佛工笔花鸟的形式美感(2)
二 陈之佛花鸟形式美感特点
(一)构图美陈之佛在构图在传统构图的基础上,匠心独运,乱中求整、平中求奇,凸显出画面的形式感。陈之佛特别注意构图法则的研究,作品中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以及题材的主次关系都十分讲究,精研宾主、大小、多少、轻重、疏密、虚实、隐显、俯仰、层次、参差等等关系。①真可谓“九朽一罢”。例如作品《梅花宿鸟》(见图一)是 1942 年作,由诗人郭沫若题诗,此诗道出陈之佛当时的心声,此画寓意了在建国之前,作者翘首以盼祖国新的春天。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只背对着观赏者的小鸟栖息在老梅花枝干上,还有几朵零星的梅花以及待放的花骨朵。树干左进右出,占据了整幅画面的左侧。题诗和印章占据了画面的右上角,与作者的穷款和印章一起将画面收拢起来。画面被穿插的树干和细枝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空间,树型呈“人”字形并为开放式。画面视线的焦点是只缩头垂首的小鸟,它的背影是用弧线勾勒出来,而它收拢的翅膀是采用层层叠加的半弧线勾勒出来,强化了小鸟害怕寒冷的神态,并与傲首怒放的梅花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表现手法具有装饰性趣。总体来说,画面的布局极为简单明了,这是采用宋人折枝花卉式的构图,整幅画面虽然空旷寂寥,但疏而不散、平中见奇,笔墨寥寥却使鉴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作品《绿竹群雀》(见图二)是 1946 年所作,这幅画体现了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画面是在乱中求整,在平中求奇,且不拘泥于传统工笔花鸟构图形式,大胆采用了竖式构图法。由于竖式构图法要包含较多的要素,需要画家精心布局。该作品画面中有 30只形态各异麻雀,有的在林间穿梭,有的在竹林上栖息,有的在草地上嬉戏,且群雀呈现出向左发展的动势,而左上方飞出的麻雀成为视觉的中心。郁郁葱葱的竹叶和竹竿在画面中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其中竹叶大多是向右发展的趋势,而竹竿也多半向右极少向左,但是画者别具匠心地将最右边的竹竿加粗以制住整张画面向右伸展的动势,收住画面。这些物象相互呼应使画面处于平衡统一的状态,达到乱中有序、平中见奇的形式美感,同时也传达了喜庆祥和的春意。
(二)色彩美陈之佛的工笔画鸟色彩清雅、明净,拒绝轻浮艳俗的赋色效果。他遵循着“作画贵静净,静则雅,净则美;静在心灵之修养,净在技巧之修养”的理念。②他的作品背景往往采用协调的灰色为底,并且底色不是单调的色彩,而是富有层次变化的色彩,有的是多层的渲染,有的是一气呵成的轻施薄染,追求着一种清新淡雅的色调。陈之佛工笔花鸟设色分为两个阶段:解放前,陈之佛的画作多受宋人院体花鸟画的影响,设色多以邻近色为主,讲究和谐统一,表现出孤芳自赏、纤尘不染的思想情趣。如作品《月夜双栖》(见图四)是 1944 年作,画面视线的焦点是两只畏缩相依的小鸟,采用相对传统更加简练的线条勾画两只小鸟的轮廓,再用黑白灰三种色调表现,仅有少许洗染,大都是平涂,并且没有任何撕毛的痕迹。整幅画面颜色和谐统一,表现出空寂孤冷的思想情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人文主义在古典油画艺术中的体现
下一篇:
浅谈黑白与装饰语言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中国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
唐勇力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中工笔花鸟《迷鸟》火烈鸟体会
黄家富贵对宋代花鸟画的影响
花鸟画笔墨探索及创新
工笔花鸟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与创新
日常小物的团扇绘画工笔画创作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