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 「1」

  这里,张彦远提出“一笔书”的命题和范畴,将“一笔书”定位在草书书法的用笔之内,然而关于“一笔书”众说纷纭,不论其出处,“一笔书”的诞生都将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章。

  “一笔书”是从书法创作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最早表现于东汉张芝的“今草”。张芝学崔杜之法,变崔杜“章草”之“字字区别”,为上下字间的气脉通畅,牝牡相顾,“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这是张芝“今草”的书法特点,完全不同于前人。但东汉时期不为书家所深明,更未被称作“一笔书”。及至晋王献之方“明其深旨”,在书法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张芝“今草”的特点,“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世人谓之“一笔书”。

     “一笔书”的最早提出者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时代的书法家兼书论家庾元威。他说:

张芝始作一笔飞白书,此于井册等字为妙。所以唯云一笔飞白书。则无所不通矣。敬通又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特出天性,顷来莫有继者。「5」

“一笔书”虽然提出,但庾元威并未道明“一笔书”的实质所在,而做到这点的则是唐代书论家张怀瓘。他说: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6」

     而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说:“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7」于是有了“一笔书”“一笔画”这样的名称。

       “一笔书’,以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中国书坛的历程中。“一笔书”从草书中延展出来,更能够表达书家的任情姿性,促使历代名家倾心对其发展创新。从魏晋张芝、二王之开创“一笔书”之先河,后唐代张旭、怀素开拓出奔逸放纵的“一笔书”狂草,至宋代米芾率意的“一笔书”,至清代王铎创造独特的以立书轴形式表达壮观的“一笔书”,当代林散之“一笔书”狂草的空灵动荡之风,书家无不发挥了自己高超的技法功力,融入热烈的生命情感.“一笔书”的生命态势源远流长。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

2 怀素、王铎“一笔书”表现笔法之异同

  笔法作为书法技法的范畴,是表现书法精神之所在。怀素、王铎都是草书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怀素是打破传统的开拓者,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道:“

张妙于肥,素师妙于瘦,融篆入草,圆转刚健,此其二妙。”「8」

冯景昶先生在《怀素自叙帖书法分析》一书中说道:“

《自叙帖》的草书,继承了草书传统笔法,而又不因循守旧,吸收了篆书用笔予以创造融合,进而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容,使唐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风格使草书得到了新的发展……”;「9」而王铎则是坚守传统的继承者,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评其:

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娇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了。”「10」

上一篇:左右咖啡厅室内设计岁月留痕
下一篇:王铎草书临古研究

定格动画中的镜头运用与特性浅析

基于智慧文化校园app的研究与设计

船用警报装置的改进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浅析现代导视系统设计及未来走向

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电动牙刷创新设计与研究

乐在长山下养老院规划与建筑设计

空间与景观的共生融合c...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