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明清交替的时代,满汉权力的更迭催生出了种种变化。而在书法方面,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书学思想。“四宁四毋”是中国书法审美风格发生转变的先声,自然也是傅山个人的书法审美转变的一个过程,本文从社会、个人多维度的对傅山书学思想发生这一转变寻求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大致过程,进而探析提出“四宁四毋”这一书学思想前后傅山书法作品风格的转变。59027

毕业论文关键词:四宁四毋  傅山  书学思想  转变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 the 17th century era of alternately, the changing of Chinese power spawned the changes. In respect of calligraphy, the "four ning four not" put forward by the researched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to learn during this period. "Four ning four without" is the first sound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 style change, the nature is also researched inpidual calligraphy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a process,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from the social, inpidual multi-dimensional calligraphy thoughts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chang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general process,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four ning four not researched before and after learning about this book, the transition of the style of calligraphy. 

Keywords: four four no Researched, Fushan, book study thought ,transformation,

目   录

摘要 3

1 傅山初期书学思想及实践

1.1初期书艺观:“学字要似古人” 5

1.2 师法古人的经历 6

2 傅山提出“四宁四毋”的书学思想 6

2.1 “四宁四毋”的提出 7

2.2 “四宁四毋”的内涵 7

3 “四宁四毋”提出的原因 8

3.1 社会因素 8

3.2 个人因素 9

3.3 从朋友交往来看 9

4 “四宁四毋”对傅山书法实践的影响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   傅山初期书学思想及实践

傅山,明末清初书法家、思想家,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山西曲阳县人,傅山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到文化的熏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常临摹古人书法,傅山的生活经历两个朝代,傅山38岁之前是生活在明朝,在清朝生活了39年,可以说傅山的人生就是以明清朝代的更替而成为前后的。

1.1  初期书艺观:“学字要似古人” 

傅山出生于世代书香的家庭之中,至祖父傅霖于中年得中进士,将傅氏在科举上的成功推向了高峰。傅山从小得到私塾教育的影响,十五岁便取得应童子试的资格。

古代中国社会中书法教育一直占据重要一席,傅山亦是自幼学习古人法书,勤于临摹,对此他曾说过:

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少长,如《黄庭》 《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又溯而临《争坐》,颇欲似之。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

上一篇: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浅析李邕的行书
下一篇:入古能化王铎的楷书风格探析

从吴镇《心经》谈元代隐士书法

“禅”子渔茶舍室内空间设计

“糖衣炮弹”糖果系列设计插画海报包装设计

苏轼楷书中“尚意书风”的体现

邓石如的篆书对“二李”笔法的变革

篆隶楷书中的“华饰”现象研究

“Re-birth”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