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兰亭序》真迹、临摹本历史回顾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其行书《兰亭序》是他的书法代表作,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人心摹手追的绝世佳作。《兰亭》真迹早已不在世间,流传于世的只有临摹之作。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兰亭》临摹本、石刻本下日夜不眠,寻求大王三昧,临摹本、刻本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以想见原迹更是妙不可言!

2.1 《兰亭》早期记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司徒谢安、左司马孙绰、释支遁等朋友及子弟辈四十二人,在今绍兴山阴县西南二十余里处的兰渚山下兰亭举行“修禊”盛会,举酒赋诗。《兰亭序》是王羲之当时为这次宴会的诗集作的序文。自从唐太宗亲自在《晋书》中为王羲之作评传,几千年以来,可以说在中国大江南北,无论男女,几乎没有不知道圣教序王羲之和《兰亭序》的,千百年来,书学《兰亭序》,几乎是很多书法家必经之路。

传世的《兰亭序》帖,不论是摹本,临本,还是刻本,但凡名本,都是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行款一致。字字比较,大同小异,当是出自同一个“祖本”。

南朝宋·王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最早提到《兰亭》。

唐太宗李世民甚是喜爱《兰亭序》,为秦王时见《兰亭序》拓本,甚是欢喜,便高价收购,日夜习之,爱不释手。后来知道真迹在辩才法师手中,便命萧翼前往越州骗得,在武德四年时流入秦府。此后,贞观年间,太宗命令善书者摹榻《兰亭序》,以赐皇亲国戚及皇宫大臣。上有所爱,下必从之,从此天下文人皆以“大王”书法为宗,《兰亭序》为天下所颂。

上一篇:浅析韩天衡鸟虫篆印艺术
下一篇:《石鼓文》的艺术特色及对吴昌硕的书法影响

浅谈科普型APP的界面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关联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征研究

定格动画中的镜头运用与特性浅析

《库玛的旅途》插画绘本设计研究

国产化以人为本邮轮休闲空间设计

基于智慧文化校园app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的电动牙刷设计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