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体上密下疏。石鼓文原拓结体整齐划一,笔画匀称。而吴昌硕

书《石鼓》多取小篆的上束下疏之法,适当再夸张一些,这就形成了吴昌硕篆书上重下轻、上密下疏且字形亦多偏长。这就增加了结字中疏密对比及气势的收放,增强了结字的艺术效果。晚期则形成自家面貌,融石鼓、金文、小篆等于一炉,造型则保留小篆的特点,使得吴昌硕的篆书既厚重古朴,又婀娜多姿,极富韵。可參见76岁《为嗣徵集石鼓文联》

2.3错落有致、匠心独运的章法

吴昌硕篆书中章法也有独特之处。乾嘉之前的篆书家都是以追工求稳为能事鲜有吴昌硕这样不按常理,而是从整体章法效果出发。如吴昌硕80岁《临石鼓文轴》(图2—4)字形大小、长短,宽窄不一,放情而书,随体布势,因而形成整体竖成行、横无列。虽每行字数不一,但却紧凑、气势贯穿。有的笔画少的字反而长放、画多之字时又穿插,故全篇看,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趣。

另外,吴昌硕题款也有高妙之处,如在80岁时写的大幅“寿”字(图2—5)。从这幅书法作品中可看出吴昌硕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和过人的融和能力,在此幅作品中吴昌硕只在上半部中间书写一“寿”字,全幅留有大片空白,怎样处理这大片空白而让章法饱满,富有意趣。首先,为了避免作品的单调,吴昌硕就在左边用小款长题,一直延伸到左边底部,这种奇特的安排,使得作品左低右高,增加了动势,富于韵律美给人一种简而不陋,疏而不空的独特艺术感受。其次,题款的小字字间距很小,字与字之间相互穿插,紧紧相依,这种密实的效

果和大片留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观者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和难忘的印象。再次,吴昌硕提款时并没有按常理从正文以上部分开始题写,而是从“寿”字的中间往下写起,使得整幅作品章法奇特,不落俗套。

上一篇:吴昌硕绘画题跋书法研究
下一篇:浅谈书法创作中“得意忘形”的主客观因素

新表现主义下的时代面孔...

定格动画中的镜头运用与特性浅析

浅析现代导视系统设计及未来走向

浅析《芥子园画传》的画...

徐霖篆书风格浅析

浅析短片《巅峰对决》中的动作设计

浅析短片《巅峰对决》中的场景制作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