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成语错用现象形成的原因

2。2。1  人文环境

现代社会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快”。不管是生活节奏还是信息传递,都显得略微浮躁。连比较权威的报纸说话都少了“三思”,更何况是鱼龙混杂的网络媒体,社交频道,它们的语句使用更为随意,缺少斟酌,成语的使用情况可想而知了。年轻人包括中学生在内都爱刷微博、朋友圈等,其中许多非官方的、个人的微博内容或订阅号内容就成了传播误用成语的罪魁祸首。

如果只是一家媒体,一个平台出现这种错用成语的情况也并不严重。然而随手查阅一番,网络上到处是错用的例子,各家媒体之间互相传播,人们之间互相谈论,相互影响,成语错用就不再只是一种情况而是一种现象了。所谓“三人成虎”差不多如此了。比如,某报刊载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我在乡间的公路上见到很多拿着芭蕉扇,筚路蓝缕的老乡坐在旧房前。”而“筚路蓝缕”是形容创业的艰辛的。正确用法: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创办了这所新亚书院的过程,真可谓是筚路蓝缕。再比如,“近年来,不少重要河流的河段出现多次断流的现象,人们在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时,终于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而“江河日下”用来比喻事物日渐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正确用法:在经历多次的信用危机之后,他的社会声誉江河日下。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2。2。2  自身文化素养

当然,环境永远只是外因,最终是否受到不良影响还是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外界原因只能影响那些本身就“举棋不定”的人。大部分人对成语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是没有把握住重点,心里觉得“像”,便觉得就“是”了。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它的结构本是古代汉语的构成方式,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其组成成语的每个字的义项也发生了延伸和改变,这也是造成现代人用错成语的本质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较少,对古代语言的认识浅显,自身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上一篇:石氏剪纸艺术馆VI设计
下一篇:苏州横泾生态养老度假村村落环境改造与设计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征研究

新中式休闲桌椅设计

乌铜走银现状对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探讨

城市空间步行活动研究淮...

魏骨汉韵浅谈欧阳询楷书对传统的继承

在创作中对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借鉴

试论中国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