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卒中早期康复中良肢位的护理效果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良肢位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良肢位护理实施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两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良肢位护论文网理,比较两组患者后期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翻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以及足下垂内翻的几率分别为12。0百分号。16。0百分号以及28。0百分号,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0百分号。60。0百分号以及60。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0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良肢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体现。

目前脑卒中的临床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患者年龄群也开始出现下延。脑卒中具有致残致死率高。发病紧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可导致患者出语言以及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为了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并提高早期康复的护理量。我科围绕2011年1月~2012年2月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并对其中25例患者采取良肢位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5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7~81岁,平均(58。4±6。4)岁,其中脑出血23例,脑卒中27例。均经MRI以及头颅CT确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根据良肢位护理实施的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011年10月之前为尚未开展良肢位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2年2月为实施良肢位护理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良肢位护理,即将瘫痪肢体摆放至抗痉挛状态,依照良肢位对患者体位变化。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对患者肢体的保持情况进行检查,出现异常则立即协助矫正。具体护理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康教育:首先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良肢位护理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使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另外对早期康复的时间进行说明,过程中必须保持专业。人性化的服务态度。脑梗死发病3d。脑出血发病7d后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后期康复的周期较长,必须保证长效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②良肢位护理前准备:需准备好沙袋。方形海绵垫。软枕以及荞麦皮为填充物的枕头,另外家属可自行准备辅助物品。③良肢位护理实施:健侧卧良肢位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将准备好的两个枕头放置在胸口,并将患肢放置在枕头上的,和躯干形成30°~40°的夹角,伸直肘部,伸出肩部,伸展五指[2]。下肢则保持腿部弯曲状,放置在体前支撑枕上,使膝关节轻度屈曲,并保持踝关节处于垂直状态,健侧下肢处于放松状态。患侧良肢位护理方式为患者患侧卧,向前牵引患臂,上肢方向与躯干垂直,伸直肘部,手掌张开向上,前臂呈外旋,同时把患肩平拉出来,防止患肢处于被压迫状态。健侧则轻微屈曲放置在体前撑枕上,患腿处于后面,轻微屈曲膝关节,踝关节同样控制在垂直状态。为了提高上述护理方式的效果,还需放置枕头在后背以及臀部来提高平衡能力。仰卧良肢位摆放方式为垫软枕于患肩处,患侧上肢高于心脏位置放置在枕头上,上抬前挺肩部,躯干与上肢均保持外展外旋位,伸直肘部,手背向小臂方向屈,五指分开伸展,手掌面朝上。为了使髋和骨盆自然前挺,可在臀部垫上软枕。大腿朝内夹紧呈轻微内旋状,另外可用沙袋避免踝关节出现压防下肢外旋。足内翻[3]。最后还可将软垫放在膝关节处,保持轻微弯曲状态,踝关节垂直,在足底垫上一层海绵垫,并避免足下垂的问题出现。

1。3观察指标①对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内翻。②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标准,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的总和。实发50份,均全部回收。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率(百分号)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出现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以及足下垂内翻的几率分别为12。0百分号。16。0百分号以及28。0百分号,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0百分号。60。0百分号以及60。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0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早期康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在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中,降低病死率为第一目标,因此早期康复的基本前提就是患者已完成基本药物治疗[4]。由于药物治疗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重大,因此脑卒中康复时间段的选择尤其重要。有研究表明,早期康复相比无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高,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5]。脑卒中患者早期瘫痪时,由于肩关节肌肉松弛瘫痪,因此肩胛盂内的肱骨头难以固定,容易导致肩关节出现脱位,同时肌力功能不断下降,因此容易发生足内翻等并发症。良肢位护理能够让患者的肢体处于合理的摆放状态,适当的提高患肢的高度,有利于静脉回流,避免出现瘀血。肿胀或者关节半脱位的出现。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取良肢位护理,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证明良肢位护理在抑制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另外以健康教育以及完善的护理前准备能够进一步提高良肢位护理水平,这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浅谈脑卒中早期康复中良肢位的护理效果及观察

上一篇: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2031字】
下一篇:浅谈脑外伤后的早期康复护理【2300字】

追踪法茬责任制整体护理...

追踪方法學茬静脉治疗护...

追踪方法學茬缺血性脑血...

追踪方法學茬护理质量评...

追踪方法學茬呼吸内科危...

追踪反馈护理對导尿管相...

转变观念实施手术室優质护理服务【1988字】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