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客体理论(weak-object hypothesis)。该理论也称特征-捆绑同一存储说(feature and binding with the same storage mechanism)。与强客体理论不同,其强调客体并不是视觉工作记忆唯一存储单位,特征也是。特征数量、维度及特征之间整合方式均会影响记忆容量。在弱客体理论中,客体与特征同时竞争记忆资源共用一个存储系统。

    Olson和Jiang(2002)质疑强客体理论,设计了一些列实验探究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他们使用同样数量的嵌套式双色块客体和单色块客体作为初始刺激组分别开展两组实验,检测刺激组均随机呈现一个单色刺激,被试判断该色是否在初始刺激中出现过。若两组实验的记忆绩效无显著差异则证实了强客体理论,然而,在Olson的实验中得出结果恰恰相反,那么说明视觉工作记忆并不是以客体为存储单位,而是以特征为存储单位,即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受限于特征数量。后续试验中他们控制客体特征数一致,增加特征种类,发现当特征数一致,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因特征异质性增加而提高,也就是说记忆含3种颜色和3种图形的一个客体比记忆6种图形的一个客体记忆效果好。Xu(2002)提出特征捆绑的条件是基于个体记忆中能表征出特征是来源于同一客体不同部分时,同时他使用颜色和形状两种维度客体探究视觉工作记忆绩效,发现客体记忆绩效取决于各特征之间的整合程度,整合程度越高客体记忆效率越高,反之越低。在其后续的实验中验证了特征也是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Xu,2002),也深入探究了特征之间连通性与位置邻近性影响着记忆容量(Xu,2006)。Xu前期实验研究属于行为实验,之后他采用了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检验以上结论,实验结论显示客体也是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记忆绩效受特征复杂程度影响。文献综述

双重存储机制理论(dual-storage mechanism)。该理论亦称特征-客体双存储说(feature-object dual-storage mechanism),与以上两个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受特征子系统容量限制,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并行存储,当同一客体某一特征数量上升,则该特征子系统中单个特征将争夺存储空间而影响记忆效果,例如:由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共同组成的客体就会产生颜色之间存储空间竞争。多个特征需通过捆绑机制形成客体,捆绑过程及客体保持有赖于注意资源,客体不占据各子系统记忆空间容量。

上一篇:社区首诊背景下杭州地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的龋齿发生现状及其相关生活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

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多肽的化学合成与生物表达

常州市溧阳社渚中学初中...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面孔表情加工与注意的关...

高强度情绪与注意的关系来自行为学证据

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初三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