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子内反应而生成的天然、合成的超分子金属卟啉复合物结构,使这一新化学领域得以飞速发展,促进了对于结构的设计理念和自组装策略的理解。合成的金属卟啉配合物经常被用作为自然体系的相似物在光合作用、氧载体、催化剂中使用。此类研究促成了这些体系的新应用,如光动力学疗法、信息存储器件、双向传输的光电器件(光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利用金属卟啉作为受体的应用日趋重要,人们正在探究它们选择性地形成一些可以大幅度改变光谱特性复合物的能力。
1.2 卟啉的合成方法

卟啉优越的性能也使得其制备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目前,常见的卟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
1.2.1 Rothmund法
1936年,Rothmund首次用等摩尔的吡咯和苯甲醛合成了四苯基卟啉(TPP)[7](如图2)。
 
图 2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反应在密封容器中进行,温度150℃,反应时间12h到24h。故Rothmund法的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且要求反应器密闭隔绝氧气,底物浓度较低,后处理非常麻烦,反应收率很低,而且在这种条件下只有极少数芳香醛可用于合成卟啉。现在基本上不再使用这种方法。
1.2.2  Adler-Longo法
Adler-Longo[8]法是Rothmund法的延伸。1967 年,Adler及其助手在Rothmund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等物质的量的吡咯和苯甲醛为主要原料,以丙酸溶液为溶剂在敞口体系中回流,在140 ℃下反应30分钟左右可以制得四苯基卟啉,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再分别用甲醇和热水洗涤滤饼,得蓝紫色晶体,即四苯基卟啉。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取代基的取代苯甲醛生成相应的四苯基卟啉,也可以根据醛的种类和比例的不同,生成不同取代基的四苯基卟啉。总之,这个方法应用广泛。它操作简单,反应条件也温和,而且产率较高。但是这个方法也存在几个缺点:首先反应条件太剧烈,尤其是要求反应回流,使得反应物中不能含有敏感基团,比如苯甲醛,也不能选用对酸敏感的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如醛类化合物;其次,提纯非常艰辛,此反应要求140 ℃高温,容易造成大量焦油状的副产物生成,这些跟四苯基卟啉化学性质相似,他们混合在产物中增加了提纯的难度。
上一篇:四物汤不同配伍比例对苯甲酸溶出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运用GC-MS-MS方法测定昆虫体内保幼激素水平

杭州市四季青地区高血压...

综合性护理干预茬四肢创...

中药涂擦茬四肢骨折患者...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茬四肢...

優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

優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