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的文献中,无论是从艾滋病的全球化、三焦辨证研究出发,还是专门对艾滋病的污名化研究,都鲜有关注大学生与艾滋病联系的研究。而在这些鲜有的前人研究中,陆卫群、朱江等人从大学生性行为方面探讨艾滋病,范红敏、田立明从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艾滋病,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比较详细与完善,我们将主要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角度出发,探讨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与态度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  研究设计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共12题,包括三个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认知,被调查对艾滋病的态度。

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20名调查对象,具体抽样方案如下:首先从全校简单随机抽取5个学院;其次在所抽中的学院中从大一至大三随机抽出4个班级,根据学号在每个班级抽取11个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由笔者现场发放,现场收回。问卷共发放22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95%。所有收回的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对问卷进行编号,然后按序号输入计算机,最后采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调查对象全部来自大学生,表1是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院系的分布数据。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变量 指标 N 百分比

性别 64 30.5

146 69.5

年级 一年级 61 29.0

二年级 73 34.8

三年级 76 36.2

院系 文科 104 49.5

理工科 86 41.0

艺术 20 9.5

在调查样本中,男生有64人,占总体的30.5%,女生有146人,占总体的69.5%,男女比例不平衡,主要原因是调查对象来自于文科院校。一年级的大学生有61人,占29%,二年级的有73人,占34.8%,三年级的有76人,占36.2%,年龄层次分布基本平衡。来自文科类的有104人,占49.5%,来自理工科类的有86人,占41.0%,艺术类的有20人,占9.5%,艺术类占少数。

4.1 艾滋病平均潜伏期认识的性别差异

对于艾滋病平均潜伏期科学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是1-12年,有的学者认为是4.5年,有的学者认为是5-8年,但普遍认为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10年。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与女生对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上一篇:江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探析
下一篇:个案工作方法在残疾人康复训练中的介入和运用

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沙盘游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对失独家庭开展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

体像烦恼女大学生的沙盘游戏个案研究

催眠对经历重大生活事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