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1.6  基于PEI的基因运载体的设计 7

1.7  研究内容 8

2  PEI衍生物和交联剂的合成与分析 9

2.1  实验仪器 9

  2.2  实验试剂 9

  2.3  实验内容 9

       2.3.1  α,β-二羟基琥珀酸二乙酯(L-DET)的合成 9

       2.3.2  己二烯酒石酸二胺(L-TAD)的合成 10

2.3.3  L-DET-PEI的合成 11

2.3.4  L-TAD-PEI的合成 11

2.4  PEI衍生物的水溶性和基因转染性能评价 11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12

       2.5.1  α,β-二羟基琥珀酸二乙酯及其PEI衍生物的制备 12

       2.5.2  己二烯酒石酸二胺(L-TAD)及PEI衍生物的制备 13

2.6  产物表征 13

       2.6.1  α,β-二羟基琥珀酸二乙酯(L-DET) 13

       2.6.2  己二烯酒石酸二胺(L-TAD) 14

2.7  小结 17

3  用于pDNA转染的聚合物载体的探究 18

3.1  实验方法 18

       3.1.1  实验材料 18

       3.1.2  实验步骤 18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9

       3.2.1  电泳阻滞实验分析 19

       3.2.2  细胞转染实验分析 20

3.2.3  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23

3.2.4  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24

3.3  小结 25

结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言

1953年,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由此开始,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彻底了解DNA如何控制生命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使确定导致特定遗传病的基因成为真实的可能,这些为基因治疗开启了新的曙光。

1.1  基因治疗概况

1.1.1  简介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引入受感染的细胞内进行适当的表达,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1]。基因治疗在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它为先天性遗传疾病和严重后天获得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富有前景的新途径[2,3] 。

上一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黑热病防治研究
下一篇:二硝基胍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

异鼠李素抗氧化活性研究

官能团化2,5-己二烯的制备及其应用

新型化合物对AD相关神经炎...

大学生对新版膳食指南知晓度差异的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影响...

中医理论茬异位妊娠急诊...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