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测量内隐攻击性IAT实验程序文献综述

步骤 试验次数 练习/测验 左键(“F”)键  反应对象 左键(“J”)键反应对象

1 10 练习 非自我词 自我词

2 24 练习 非攻击词 攻击词

3 34 联合任务一 非攻击词或非自我词 攻击词或自我词

4 10 练习 自我词 非自我词

5 34 联合任务二 非攻击词或自我词 攻击词或非自我词

2.3 施测程序

对每一位被试进行两次实验,首先对其进行中性情绪的诱发,然后进行第一轮的内隐联想测验,得出第一组数据。第一轮实验结束后,让被试进行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再开始第二轮实验。先进性消极情绪的诱发,再进行内隐联想测验(整个实验用时二十八分钟左右),即:

中性情绪诱发—第一次IAT测验—被试休息几分钟—消极情绪诱发—第二次IAT测验

2.4 数据处理

使用E-prime2.0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内隐攻击性测验获得的数据,先将错误率高于20%的被试踢除,纳入最终有效分析的有效被试30人,并将短于300毫秒的反应时记为300毫秒,长于3000毫秒的反应时记为3000毫秒[9]。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即第3步和第5步的数据,对反应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随后分别计算每个被试每次测验的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被试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反应时均值的差值为IAT效应[10]。其中,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就是联合任务二的均值减去联合任务一的均值,即联合任务二的均值—联合任务一的均值=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最后,对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整个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

3 结果分析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3.1 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

表3 反应平均值(单位:毫秒)

组别 联合1-中性 联合1-消极 联合2-中性 联合2-消极

Mean Probe1.RT

(反应时的平均值) 1237.30±518.093 749.21±229.983 1022.76±548.418 826.61±409.407

对数转换 7.0341±0.42034 6.5770±0.28418 6.8290±0.42708 6.6399±0.36077

    根据内隐联想测验原理,求两个测试阶段(中性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反应时自然对数的均值,联合任务二与联合任务一差值的均值,即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上一篇:小学语文科目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几类传染病模型的研究

高强度情绪与注意的关系来自行为学证据

大学生疲劳与生活方式情绪研究

高强度真实情绪刺激对注意的影响

松滋高中生睡眠障碍与焦...

大学生情绪与认知水平对框架效应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對预防乳腺...

综合护理干预對脑出血3...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