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反应条件优化

Table 1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a

Entry Catalyst/ mol% Solvent T/ oC Yieldb /%

1 CoCl2 (10) 1,4-dioxane 100 10

2 Cu(OAc)2 (10) 1,4-dioxane 100 NR

3 Pd(OAc)2 (10) 1,4-dioxane 100 Trace

4 Rh2(OAc)4 (10) 1,4-dioxane 100 Trace

5 Co(acac)2 (10) 1,4-dioxane 100 18

6 Co(acac)2 (10)/AgOTf (10) 1,4-dioxane 100 67

7 Co(acac)2 (10)/AgOTf (10) 1,4-dioxane 120 86

8 Co(acac)2 (10)/AgOTf (10) DMF 120 80

9 Co(acac)2 (10)/AgOTf (10) DMSO 120 62

10 Co(acac)2 (10)/AgOTf (10) Toluene 120 35

11 Co(acac)2 (10)/AgOTf (10) 1,4-dioxane 120 65c

12 Co(acac)2 (10)/AgOTf (10) 1,4-dioxane 120 69d

13 AgOTf (10) 1,4-dioxane 120 NR

a反应条件:2-(苯乙炔基)苯胺(1a, 0.5 mmol)和环己基异腈(2a, 1.2 mmol),催化剂(10 mol %),无水溶剂(4.0 mL),氮气条件下反应12小时后,将反应体系在空气条件下室温搅拌5小时。b 分离产率。c空气条件下分离产率。d氧气条件下分离产率。NR = 没有反应。来!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在确定该双环化反应进程的最优条件之后(Table 1, Entry 7),我们对底物的适用范围进行探索。结果总结在Scheme 9中。底物1的三键末端(R2)无论是带有富电子、中性或者缺电子芳基都能以较好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3a-3h)。接下来,我们将注意力转移至研究芳胺部分(R1)的电子效应。R1基团的电子性质的变化对反应没有显著影响,并且相应的吡咯并[2,3-b]吲哚产物的产率可与3b的产率相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工作首次采用Co/Ag共催化,实现双异腈插入/1,3-偶极环加成,合成新的亚氨官能化的吡咯并[2,3-b]吲哚衍生物。

上一篇:NHC-促进的δ-内酰胺的合成
下一篇:微波辐射下水合茚三酮与芳胺参与异色烯并[4,3-b]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社会网络分析法农村慢性...

脂肪酶催化制备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初步研究

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

莴苣吉马烯A合酶突变体的...

改造温郁金中吉马烯A合酶...

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病...

协同护理模式對血液透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