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3.4 检测波长的选择 10

2.3.5 柱温的选择 11

2.3.6 流动相配比的选择 11

2.3.7 色谱条件选择 13

2.4 方法学考察 13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线性关系) 13

2.4.2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15

2.4.3 精密度试验 15

2.4.4 稳定性试验 15

2.4.5 重复性试验 16

2.4.6 加标回收率试验 16

2.5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17

2.5.1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实验操作步骤与结果 18

2.5.2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19

2.6 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提取较优条件的预测 22

2.6.1 预测实验结果 22

2.6.2 RSM实验数据分析讨论 23

2.6.3 结果讨论 23

3 结论与展望 26

3.1 结论 26

3.2 展望 26

致 谢 28

参考文献 28

1 文献综述

1.1 丹参的基本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35-80 cm,多分枝。根圆柱形,肉质,外面砖红色,内部乳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cm;小叶3-7片,长1.5-8 cm,宽1.4 cm。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总状花序;花萼钟形,带紫色。能育雄蕊,着生于下唇的中下部,小型果椭圆形。花期5-9月,花后见果。种子发芽率低,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

1.1.1 资源分布

    丹参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甘肃、四川等省区,野生的丹参常见于山坡、草丛、林下、溪谷旁。目前野生丹参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已遭破坏,各地虽有栽培品种。但品质退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1]。

1.2 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包含两个主要成分:一个是脂溶性二萜化合物,一个是水溶性多酚羧酸。

1.2.1 丹参脂溶性成分

    双萜类化合物在丹参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丹参中治疗冠心病(CHD)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丹参酮ⅡA。抗菌活性非常强,比berberine高很多倍,含量高,是抗细菌抗炎药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近年来,从丹参中分离出来的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对在体外培养的人类肿瘤细胞中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构框架可以分为两类,即邻醌类和醌型酮类,主要有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等。

A 丹参酮I(tanshinone I)

    丹参酮I(tanshinone I)熔点为233-234℃,分子式C18H1203。对人型结核菌株H37R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外具有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还具有抗凝作用[2];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I能使成年去卵巢小鼠子宫重量增加,说明具有雌激素活性;对去 

睾丸大鼠精囊重量和前列腺重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I具有抗雄激素丙酸睾丸酮的作用[3]。

B 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

上一篇: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研究
下一篇:二芳基脲CB1变构调节剂的3D-QSAR模型研究

高强度面孔与身体表情对...

面孔表情加工与注意的关...

自闭症儿童自我面部表情识别干预个案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法农村慢性...

综合护理干预對精神分裂...

综合护理干预對温针灸治...

综合护理干预茬跟骨外侧...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