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SOC锂离子电池剩余电量的估计+文献综述(2)
6.3 老化影响 23
7 安时法的参数修正 25
7.1 电池可用容量的折算 25
7.2 充放电效率的折算 25
7.3 修正后的安时法公式 25
8 改进安时法的精度分析 26
8.1 Matlab仿真 26
8.2 精度分析 28
9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
文献
28
1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970年代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
材料
,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这种电池也可以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好,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结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禁止充电的。
1982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th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R.R.Agarwal和J.R.Selman发现锂离子具有嵌入石墨的特性,此过程是快速的,并且可逆。与此同时,采用金属锂制成的锂电池,其安全隐患备受关注,因此人们尝试利用锂离子嵌入石墨的特性制作充电电池。首个可用的锂离子石墨电极由贝尔实验室试制成功。
1983年M.Thackeray、J.Goodenough等人发现锰尖晶石是优良的正极材料,具有低价、稳定和优良的导电、导锂性能。其分解温度高,且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即使出现短路、过充电,也能够避免了燃烧、爆炸的危险。
1989年,A.Manthiram和J.Goodenough发现采用聚合阴离子的正极将产生更高的电压。
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随后,锂离子电池革新了消费
电子
产品的面貌。此类以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至今仍是便携电子器件的主要电源。
1996年Padhi和Goodenough发现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锂(LiFePO4),比传统的正极材料更具安全性,尤其耐高温,耐过充电性能远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因此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大电流放电的动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纵观电池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当前世界电池工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绿色环保电池迅猛发展,包括锂离子蓄电池、氢镍电池等;二是一次电池向蓄电池转化,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电池进一步向小、轻、薄方向发展。在商品化的可充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最高,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可充电池的薄形化。正因为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高,可充且无污染,具备当前电池工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有较快的增长。电信、信息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的大量使用,给锂离子电池带来了市场机遇。而锂离子电池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其在安全性的独特优势,将逐步取代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主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誉为 “21世纪的电池”,将开辟蓄电池的新时代,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1.2 锂离子电池剩余电量的估计及意义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进入产业化阶段,并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高、体积小、无文护、环境友好而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正逐步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走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国际上大容量电池的主流。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51单片机交通数据采集器设计
下一篇:
基于VHDL出租车计费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光伏发电和液流储能电池...
燃料电池的新进展【1584字】
燃料电池汽车--未来氢经济”的动力【1223字】
燃料电池及其发展前景【1412字】
探讨茬电力系统发展燃料...
变电站蓄电池的运行与维护【1529字】
发达國家燃料电池发电技...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