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宝钢不锈钢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3)
烧结余热回收是节约能源、加强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型的烧结厂烧结矿显热回收主要是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用来发电。根据工程实践及烧结余热利用的现有技术水平,结合烧结余热资源的数量和品位以及用户的需求特点,采取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或、社会可以接受的技术方法,进行钢铁企业中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应基础研究,将中低温余热最大限度地回收发电,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1.2 烧结余热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烧 结 冷 却 机 废 气 流 量 很 大 , 但 是 低 温 段 ( 1 5 0 ℃ 以 下 ) 和 部 分 中 温 段 废 气 ( 2 5 0 ℃ 以 下 ) 没 有 回 收 利 用 , 而 且 高 温 段 和 可利 用 的 部 分 中 温 段 废 气 混 合 后 平 均 温 度 在300~380℃之 间 。 受 烧 结 机 落 矿 温 度 和 冷 却 机 漏 风 率 的 影 响 , 可 利 用 的 余 热 资 源 属 于 中 低 温 余 热 , 品 质 不 高 , 回 收 利 用 难 度 较 大 。 目 前 , 国 内 大 型 钢 铁 公 司 利 用 余 热 锅 炉 回 收 烧 结 矿 显 热 产 生 蒸 汽 , 并 入 蒸 汽 管 网 或 用 于 发 电 。 由 于 烧 结 工 序 具 有 热 源 品 质 整 体 较 低 、 废 气 温 度 波 动 大和 热 源 的连 续 性 难 以 保 证 等 特 点 , 给 发 电 系 统 的 正 常 运 行 带 来 了 一 定 的 难 度 。 因 此 , 如 何 降 低 漏 风 率 、 提 高 热 源 温 度 及 其 稳 定 性 是 烧 结 余 热 电 站 优 化 运 行 的 首 要 问 题 。
为 了 最 有 效 地 回 收 工 业 余 热 , 烧 结 余 热 电 站 工 艺 首 先 急 需 解 决 余 热 回 收 温 度 波 动 范 围 大 而 引 起 汽 轮 机 进 汽 参 数 波 动 大 的 问 题 , 研 究 废 气 循 环 技 术 , 以 提 高 热 源 的 稳 定 性 , 从 而 确 保 较 高 的 余 热 回 收 率 和 最 大 的 发 电 量 。 同 时 加 大 烧 结 余 热 高 效 发 电 装 置 及 工 艺 的 研 发 力 度 , 为 中 低 品 位 余 热 的 高 效 回 收 及 再 利 用 奠 定 理 论 和 技 术 基 础。
1.2.4 发展趋势
关于整个钢铁厂的余热利用,有些钢铁公司已开始筹建企业的能源
管理
中心(如武钢、攀钢等)。企业能源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全厂余热资源的统一调配,如将烧结余热回收产生的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供给自备电厂或附近的高炉煤气电站用于发电,将系统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供给厂区低压蒸汽管网,参与全厂蒸汽平衡,将成为以后烧结余热发电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全国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强高耗能产业的节能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实行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2 烧结机系统能量平衡计算
2.1 引言
为评价烧结机的热利用水平,确定其热效率等技术经济指标,为改进烧结机的热工操作与设备结构、改进工艺流程与生产管理,保障烧结机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获得优质高产并为制定规划等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小型带式烧结机生产铁烧结矿时进行热平衡测定与计算,但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稍加增补,亦可适用于生产锰和有色金属烧结矿的带式烧结机,对间断生产的烧结盘,烧结锅和土法烧结不适用。
2.2 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准
1 基准温度
本规定热平衡计算的基准温度为0℃。
2计算单位
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单位分别为单位重量成品烧结矿所需物料量t/h和热量kJ/t。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Matlab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多峰函数优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
PLC的多层电梯控制设计+梯形图
不锈钢管卡压力测试台数...
宁钢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基于特征模型的宝钢煤调...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