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研究+Matlab仿真模型(2)
在进入80年代后较低价格的钦铁硼永磁材料的出现,使无刷直流电机能够进入普通民用的市场提供了可能,几十瓦到几百瓦无刷直流电动机开始在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化工、纺织以及家用电器等民用领域初显身手。
在90年代后,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飞速发展,如GTR, GTO, MOSFET, IGBT的相继出现,另外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逆变装置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开关器件在向高频化、智能化、大容量化的方向发展,使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很重要的一传统直流电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起动和调速有较高要求的拖动系统中,如电力牵引、轧钢机、起重设备等。
在使用中无刷直流电机相比有刷电机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能获得更好的扭矩转速特;性高速动态响应;高效率;长寿命;低噪声;高转速。另外,BLDC更优的扭矩和外形尺寸比使得它更适合用于对电机自身重量和大小比较敏感的场合。由于这些特性,无刷直流电机被广泛的用于日常生活用具、汽车工业、航空、消费电子、医学电子、工业
自动化
等装置和仪表。
1.2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
研究现状
和未来发展
目前国内外无刷直流电机的一般控制技术应经比较成熟,但日本和美国具有较先进的无刷直流电机制造与控制技术。特别是日本在民用方面较为突出,而美国则在军工方面更加先进。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研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并进一步缩小电机尺寸与重量;②从电机设计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出发,研究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抑制从而提高其伺服 ,扩大应用范围;③设计可靠小巧,通用性强的集成化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位置传感器来直接检测电机转子的位置。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主要通过电机内易获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经过一定的算法处理,得到转子位置信号,也称为转子位置简介检测法。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反电势法;电感法;磁链法;续流二极管法;观测器估计法;智能估计法等。其中反电势法原理简单应用较为广泛。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一般较难直接起动,因此其起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利用反电势法检测转子位置的无刷直流电机三段式起动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该方法从电机起动到稳定运行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子定位、加速和切换。其他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的电机起动方法,如预定位起动、升频升压同步起动法和短时检测脉冲转子定位法等也都有了一定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无刷电机控制器的发展同电器元件类似,经历了从分立元件控制方法到数字可编程集成电路控制方法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讲,采用分立元件设计的控制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可靠性通用性差,不利于批量生产。一次,当前无刷直流电机主要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控制器、FPGA、
单片机
、DSP控制器的方法。目前电机控制集成专用电路较多,对于无刷直流电机来说有Motorola公司的MC33035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芯片、MicroLinear公司的ML4425/4428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芯片等等。如果考虑到控制器今后软硬件设计等功能,可以使用FPGA、单片机、DSP等对控制器设计。FPGA可以用VHDL、Verilog或C语言来编程,灵活性强,具有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线系统重构的特性,使得硬件的功能可以像
软件
一样通过编程来修改,并能按照用户需求来定义接口功能。单片机和DSP具有丰富的外围接口,单片机一般用于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而DSP由于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常应用于电机的智能控制系统中。
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上一篇:
Matlab生产自动化实验系统机器视觉单元设计+CAD图纸
下一篇:
STM32智能天然气监控终端的数据显示系统的设计+电路图
STM32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船用柴油发...
STM32F103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AT89C52单片机交直流电动机测功机控制器设计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
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