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批电磁环境实验测试中心。但是,我国目前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某一实际干扰问题的防护研究水平上,还没有成熟的电磁环境分析、预测软件。我国电磁环境近场测量设备的研制工作也开展较晚,目前国产的近场测量仪器及设备存在屏蔽性能差、频带范围窄、灵敏度低、测量费工费时、精度差、型号少等问题。我国生产远场测量设备的厂家比较少,并且同近场测量设备一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1.2.    电磁辐射监控仪
1.2.1.    我国电磁辐射监测改进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空间中人为的电磁能量增长十分迅速,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公布数据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大危害之一。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有三个效应: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长期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类若长期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下,有可能造成儿童白血病,人体癌细胞加速繁殖,诱发癌症,生殖系统受到影响,使得儿童的智力受到损害;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人的视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研究还表明,儿童、孕妇等人群对电磁辐射比一般人群敏感。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1 mW - 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mW/cm2以下。热效应可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不可恢复的伤害,如:眼睛产生白内障、男性不育: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    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免疫系统:我国有有初步观察到,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到显著影响。    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动物试验已经发现;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会在4-12%的精原细胞骨形成染色体缺陷,老鼠能继承这种缺陷,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就引起警惕。
上一篇:MATLAB混合动力汽车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下一篇:变电站二次直流状态监视的研究

电磁耦合能量传输电路设计+电路图

电磁阀LabVIEW测试程序设计

船舶辐射噪声小波包能量...

电磁导引自平衡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电磁导引自平衡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设计特点【1638字】

电磁耦合供电的神经刺激器设计+程序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