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LED无线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开发(3)
2.2LED照明特点
LED照明具有以下特点:
(1)节约能源: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其发光效率可达80―90%。LED灯与普通白炽灯、螺旋节能灯及T5三基色荧光灯做比较,结果显示:普通白炽灯的光效为12lm/w,寿命小于2000小时,螺旋节能灯的光效为60lm/w,寿命小于8000小时,T5荧光灯则为96Alm/w,寿命大约为10000小时,而直径为5毫米的白光LED为20―28lm/w,寿命可大于100000小时。有人还预测,未来的LED寿命上限将无穷大。通常认为节能灯可节能4/5是伟大的创举,但LED比节能灯还要节能1/4,这是固体光源更伟大的改革。除此之外,LED还具有其他优势,光线质量高,基本上无辐射,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可靠耐用,文护费用极为低廉等等。正因为LED具有以上其他固体光源还无法匹敌的特点,10年后LED将是照明行业的主流光源[1]。
(2)安全环保:LED灯正常的工作电流仅为10mA,亮度很高的也只有1A;工作电压也很低,一般为1.4―3V。LED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汞”,也不需要充气,不需要玻璃外壳,并且其不易破碎、抗冲击性好、抗震性好、便于运输、因其环保特性被称为“绿色能源”。
(3)使用寿命长:LED体积小、重量轻,外壳为环氧树脂封装,不仅可以保护内部芯片,还具有透光聚光的能力。LED使用寿命普遍在5万―10万小时之间,因为LED是半导体器件,即使是频繁的开关,也不会影响到使用寿命。当今家用照明主要使用的是白炽灯、荧光灯及节能荧光灯。
(4)响应速度快:不需要过高的相应频率一特点便是如今能够实现LED大屏幕视频的关键因素之一。LED响应时间最低可达1微秒,通常为几个毫秒,约为普通光源响应时间的1/100倍。因此可用于很多高频环境,如汽车刹车灯或状态灯,可以缩短车后车辆的刹车时间,从而提高安全性。
(5)发光效率高:白炽灯、卤钨灯的光效为12-24lm/w,荧光灯的光效为50―70lm/w,钠灯的光效为90―140lm/w,其中大部分的耗电变成热量损耗。而LED的光效经改善后可达到50―200lm/w,且光的单色性好、光谱窄,无需过滤就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
(6)LED元件的体积小:更加便于各种设备的布置和设计,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夜景照明中“只见灯光不见光源”的效果。
(7)LED光线能量集中度高:集中在较小的波长窗口内,纯度高。
(8)LED发光指向性强:亮度衰减比传统光源低很多。
(9)LED低压直流电即可驱动:具有负载小、干扰弱的优点,对使用环境要求较低。
(10)较好的控制发光光谱组成:从而能够很好地用于博物馆以及展览馆中的局部或重点照明。
(11)可以控制半导体发光层、半导体材料禁止带幅的大小:从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线,且彩度更高。
(12)显色性高:因其高强的显色性,并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2.3 LED驱动电源及特点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而LED驱动电源的输出则大多数为可随LED正向压降值变化而改变电压的恒定电流源。
(1)可靠性高:特别像LED路灯的驱动电源,装在高空,有防水铝壳驱动电源,质量好的话不容易坏,减少文修次数。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HDevelop基于特征的轮廓的形状匹配+程序
下一篇:
基于STM32的PM2.5检查仪设计+电路图+程序代码
动车组滚动轴承FCM智能诊断研究
冷库GPRS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自动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STC89C52单片机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动车组滚动轴承SVM智能诊断研究
MATLAB动车组滚动轴承RBF智能诊断研究
基于飞思卡尔芯片LED色彩控制器的设计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