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Saber高频环节矩阵式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3)
目前9开关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
1) 直接变换法:
直接变换法通过对输入电压进行连续斩波来合成输出电压,该方法又可分为坐标变换法、谐波注入法、等效电导法和标量法。
2) 滞环电流比较法
将给定的三相输出电流信号与实测的输出电流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输入电源当前所处状态决定开关动作。
3) 间接变换法[4,5]
间接变换法也成为等效交-直-交变换法,它将矩阵式变换器虚拟的分为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中间由一个虚拟的直流环节连接在一起,其结构与传统的交-直-交型通用变换器一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各种高频整流和高频逆变PWM波形合成技术,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控制策略。但是这种方法计算各开关的占空比时,未直接利用瞬时电压电流量,所以当三相输入电压源发生波动,导致不平衡时,间接变换法无法及时作初调整,导致输入、输出波形的质量下降。
1.2.3 矩阵式变换器的换流策略研究
换流策略是矩阵式变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矩阵式变换器能否真正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能否安全可靠的实现器件换流,目前普通矩阵式变换器的换流技术主要有:四步换流法、两步换流法和一步换流法三种[6]。
多电平矩阵式变换器同样存在着两组不同开关状态发生切换时,输入电压不能短路和输出电流不能短路的问题,所以多电平矩阵式变换器的换流技术与普通矩阵式变换器相同。
而双级矩阵式变换器的一大优点就是在整流级实现了零电流换流,避免了复杂的换流策略,换流简单可靠,易实现。
1.2.4 矩阵式变换器研究的最新进展
1994年弗吉尼亚电力电子中心年会上展出了输入端具有功率因数校正下(PFC)的三相-三相矩阵式变换器。1995-1996年,Peter Nilson在其博士论文中,以Siemens为控制器做出了试验装置,对矩阵式变换器的外围电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98-1999年,1999-2000年,Christon两次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也研究出了一套装置,并对输入电压不平衡时,人工负载下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
我国在矩阵变换器方面的研究开始得较晚,基本上从90年代开始。199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庄心复教授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法,将矩阵变换器虚拟为交-直和直-交两个环节,以TMS32014作为控制器搭建了实验样机。199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序心复、穆新华在国内刊物上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 M型矩阵式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 矩阵式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7]。1999-2O00年,福州大学汤宁平、方旭阳、邱培基分析和推导了三相矩阵式变换器在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下的开关函数,并提出了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8]。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希有,陈学允将Park变换技术应用到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中,建立了矩阵变换器的线性定常等效电路模型[9]。2002年,王毅、陈希有、徐殿国提出了一种于双电压合成的矩阵式变换器闭环控制方法[10]。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的于汝文等,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矩阵变换器调制函数的通解形式。
目前矩阵变换器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1)在理论研究方面,继续探讨电压传输比的提高和新型调制策略,还可以结合智能控制的有关理论,如模糊控制、神经
网络
摔制、自适应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等进行研究。
2)存实际应用研究方面是将其实用化和工业化,例如可靠换流实现与保护、双向开关的实现与封装以及输入滤波器的设计等。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AT89C51单片机的地铁自动门系统设计+源码
下一篇:
化纤厂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文献综述
高频逆变电源的分析与设计
Solidworks气动高频阀动态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MATLAB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ADS高频滤波器设计+程序
低功耗高频变压器设计MATLAB仿真
MATALAB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
Buck-Boost型高频隔离式多电平逆变器研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