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全文进行总结梳理。

2  配电网故障恢复计算模型

2。1  配电网恢复重构的基本要求

 配电网故障可分为一般性馈线故障和母线失压造成的大面积断电,本文主要针对一般性馈线故障,在进行了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后,根据恢复方案对开关的状态重新组合,快速恢复供电。一般情况下,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基本要求如下:

   (1)尽可能快恢复对非故障停电区域的供电,减小停电带来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2)尽可能多恢复失电负荷,保障重要负荷优先恢复供电;

   (3)开关操作次数尽可能少,操作开关次数少可延长开关使用寿命;

   (4)恢复后系统应保持其连通性,尽量避免孤岛;

   (5)恢复后系统网损尽可能少;

   (6)恢复后电压偏移尽可能小;

   (7)恢复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设备过载或电压过低的情况;

   (8)失电区域的负荷均匀分配到各个馈线,达到负荷平衡;

   (9)恢复后系统应保持辐射状网络,只允许在开关状态切换过程出现暂时性环网运行;

本课题在保证连通性的基础上,使恢复重构后的网损尽可能小,电压偏移量尽可能小,达到保证供电可靠性的目的。在考虑该要求的情况下,还附带考虑恢复前后网络结构变动尽可能少,并尽量操作靠近停电区的开关。根据以上要求,综合考虑到失电负荷数目、系统网损、负荷平衡、网络约束、电气约束以及网络结构变动,提出相关可行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2  配电网重构主流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文献综述

 在构建配电网恢复重构的数学模型中,目标函数有多种组合形式,比如以系统有功损耗最小,以负荷均衡度为目标函数等,也可将多个目标的权重分配整合成一个最终目标。

    (1)系统网络损耗尽可能小

                                                       (2-1)                 

     式(2-1)中:为配网支路数;为节点的阻抗值;为节点的注入电流;为开关的状态(0为打开,1为闭合);

    (2)恢复失电负荷尽可能多

                                                            (2-2)

 式(2-2)中:指与失电负荷相连开关总数; 指支路末端节点负荷; ;

   (3)开关操作次数尽可能少

                                                      (2-3)

 式(2-3)中:指支路故障时的状态;指支路故障恢复后的状态;

   (4)馈线负荷分布尽可能均匀                 

                                                 (2-4)

    式(2-4)中:为总支路数;为流过支路的功率; 为支路的总容量;

    (5)平均用电无效度尽可能小

上一篇:直流微网的新型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MATLAB某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计算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谐...

太阳能电站的自动跟踪系...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集员滤波问题的研究

MATLAB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MATLAB动车组滚动轴承RBF智能诊断研究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家用无...

UC3842本安电源设计MATLAB仿真+电路图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