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硅酸钙镁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献综述(4)
饰等作用。应用长余辉蓄光材料的建材产品有发光树脂、发光陶瓷、发光釉、发光涂料。
1.2 硅酸盐长余辉材料
1.2.1 硅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发展
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而且高纯二氧化
硅原料价廉、易得,烧结温度比铝酸盐体系低100℃以上,长期以来人们都重视对硅酸盐
掺杂荧光粉的研究和开发多种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 但有关于硅酸盐体系长余辉性
能的研究一直投有突破性的进展[10]。
首次在硅酸盐体系发现余辉时间长达10h以上的长余辉材料, 并合成了具有黄长石结
构和镁硅钙石结构的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分析了各发光材料的光谱特征及长余辉性能,
结果表明,该类发光材料发光颜色丰富.余辉时间长,是继产业化的铝酸盐类长余辉材料硅酸钙镁盐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之后的又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1.2.2 硅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制备
为了得到不同性能的硅酸盐, 各种硅酸盐的制备方法不断被提出, 如高温固相合成法、
水热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燃烧合成法[12]
等。
(1)高温固相合成
高温固相合成是指在高温(1000~1500℃)下,固体界面间经过接触,反应,成核、
晶体生长而生成一大批复合氧化物、含氧酸盐类、二元或多元陶瓷化合物等。
特点: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粒度较大,会有成分偏析的现象,这样会降低发光效率,
若灼烧温度偏高则会烧结严重在最后研磨时会破坏激活剂所在的晶格位置从而导致发光
效率的降低。
(2)水热法
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使那些在大气条件下不溶或难溶的物质溶解, 或反应
生成该物质的溶解产物, 通过控制高压釜内溶液的温差使产生对流以形成过饱和状态而析
出生长晶体的方法。
特点:水热法生产的特点是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晶形好且可控制,生产成本低。
用水热法制备的粉体一般无需烧结, 这就可以避免在烧结过程中晶粒会长大而且杂质容易
混入等缺点。影响水热合成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升温速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
(3)共沉淀法
它是制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的重要方法。 沉淀法通
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 在混合液中加人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
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
(4)微乳液法
微乳液通常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溶剂和水(或水溶液)组成。在此体系中,
两种互不相溶的连续介质被表面活性剂双亲分子分割成微小空间形成微型反应器, 其大小
可控制在纳米级范围,反应物在体系中反应生成固相粒子。由于微乳液能对纳米材料的粒
径和稳定性进行精确控制,限制了纳米粒子的成核、生长、聚结、团聚等过程,从而形成
的纳米粒子包裹有一层表面活性剂,并有一定的凝聚态结构。
(5)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的化学过程首先是将原料分散在溶剂中, 然后经过水解反应生成活性单
体,活性单体进行聚合,开始成为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经过干燥和硅酸钙镁盐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热处理制备出纳米粒子和所需要材料。
特点:所用的原料能被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而形成低粘度的溶液,与固相反应相比,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碳化硅网眼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下一篇:
高温导电铜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塑性改善变面轧制AZ31镁合金组织性能演化
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掺锶对化学沉积磷酸钙涂层的影响
微弧氧化-电泳复合沉积制备镁合金生物膜层
手性金属有机硅脂的设计与合成
新型手性硅烷的合成
聚硼硅氧烷对PC/PBT合金的阻燃作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