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长期时效对17-4PH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
普通碳钢在潮湿或者其他的环境中极易发生腐蚀现象,这样材料就会因此时效,由此会带来大量的
经济
损失[1]。然而不锈钢的发明与出现,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与科技领域的进步带来了全新的格局与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普通碳钢中加入13%左右的Cr,则其耐腐蚀性就会有显著的提高。一般不锈钢的Cr的含量为12%左右,而耐酸不锈钢的Cr含量为17%以上[2]。由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以及耐用性等其他优良性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2. 不锈钢的发展
尽管钢铁材料的防锈方法很多,但是对于要求材料整体都具有防腐蚀性的某些机械零件、化工容器、生活用品以及特殊用品来说,最好的办法无异于添加一些合金元素来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不锈钢的诞生与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一样,并不是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诸多从事冶金行业的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互相借鉴、不断研究的成果[3]。最后与本世纪初,在社会已经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已经理论研究取得进展,而产业部门又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不锈钢才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从开始研究不锈钢到初步研制成功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4]。
不锈钢世界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913年[5],1913年H.Brearley 在研制舰载炮炮筒用钢时发明了可硬化的不锈钢,并发表了题为《耐蚀性取决于热处理和合金成分范围》的论文。从此可硬化的铁-铬-碳合金作为实用性的不锈钢而诞生了。这就是具有淬硬性的那一系列被称为“马氏体类不锈钢”的不锈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钢的成分范围是:C<0.70% Cr=9-16%,其中0.35%C,13%Cr的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即现在的3Cr13(AISI420)钢。
不锈钢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英、美、德等国对于一些不锈钢产品的专研、探讨和小规模的生产的研究进行了展开,从而不锈钢的理论研究也就逐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对不锈钢的认识当时是刚起步的,因此全世界不锈钢总产量在1950年由数据显示仅有100万吨,不锈钢的应用大部分是在有着特殊要求的领域,如一些抗服饰、耐高温等。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由于技术的不完善不锈钢的首要冶炼技术一般是通过炉外精炼为主要的,现在新开发的连铸技术和多辊冷轧机技术都是作为不锈钢冶炼的新星技术并不需要单纯的利用炉外精炼来冶炼,可以说通过这样一个部分,不锈钢的规模发展在世界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由于全世界对于不锈钢的应用非常平民化,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产品上,这些产品几乎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价格又非常合理,因此大家对不锈钢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到1990年的时候,全世界已达到了1200多万吨的产量。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因为中国等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等各个产业,所以越来越多的生产是需要不锈钢的,在各个国家非常普遍,甚至还使得不锈钢在世界的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中国,0Cr17Ni4Cu4Nb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开始被世人所研究、应用和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是作为能够承受30-6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末级长叶片所研究开发的新钢种[6]。该钢种是靠马氏体相变强化和时效沉淀出富铜ε相而强化。 由于机械性能、腐蚀性能和高温性能在17-4PH马氏体不锈钢的属性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秀,甚至在工艺性能方面的成型性和可焊性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因此广泛得用于海上平台、直升机甲板、其他平台;
食品
工业;纸浆及造纸业;航天的涡轮机叶片;机械部件;核废物桶。由于中国能源在不断地开拓[7],在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工业方面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迅猛提高,更是扩充和提高了我们对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强度不锈钢的需求。因此国内对于不锈钢的种类和数量上的需求都非常大,我们是需要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材的自给率。同时,凭借数据在全球人类平均需求量和不锈钢在钢铁行业中的消费比例计算来看,我国的不锈钢不锈钢总产量一年应该在500到600万吨之间[8]。以此推断,不锈钢潜在能力在以后将会向前又继续跨了一大步,而我国将会有一个由原来的进口为主转变成自给为主的供求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是不锈钢的生产数量逐年在增长。在之后的五年,中国大约会以5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和200万吨左右的冷轧生产量来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第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品种的结构。主要是拥有合理的板材;第三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Fe-Mn-C熔体中Mn的活度系数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石墨烯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去除作用研究
造纸白泥环保滤料的性能...
应变量对高压切变复合管...
热处理对γ-TiAl基合金的晶界工程研究
Cu-V复合填充层对钢/铌激光...
激光参数对液相激光烧蚀...
金属离子掺杂对三元电池材料的改性研究
碳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研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