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PAMAM树枝状大分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2)
3.2 溶解性分析 17
3.3 1H-NMR分析 18
3.4 粘度与产率 20
3.5 元素分析 22
3.6 合成条件优化 22
3.7 应用评价 25
3.7.1 聚苯胺电导率 25
3.7.2 聚苯胺电
化学
性能 26
4 结论 28
致 谢 29
参考
文献
30
1 绪论
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种高支化度、高表面官能团密度、结构规整精致的大分子,而且分子体积、大小、形状和官能团都能被控制,因而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医药、光电材料等方面。
1.1 树枝状大分子简介
树枝状大分子概念最早由Flory[1]提出,如果反应单体含有多个活性官能团,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官能团作为支化链起点,制备结构高度支化的树枝状大分子。典型结构如图1.1所示。
中心核内部 外表
图1.1树枝状大分子结构特征
由图1.1可知,树枝状大分子由许多“树枝”相互连接,进而构成一种球形的大分子。绝大多数的树枝状大分子是通过交替循环的反应来合成,单体通常含有三个及以上官能团,以多官能团单体为反应中心核,通过与单体反应,使中心核的支化链增长、增多。每反应一次,就像在中心核上“包覆”一次,这种“包覆”称之为“代”,高代数的树枝状大分子,分子量也可以数万。目前,由于树枝状大分子具有优异的性能,已经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关注,每年都有大量新型树枝状大分子被创造出来。
1.1.1 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
树枝状大分子与普通大分子在结构上明显不同,它具有明确的结构,而普通高分子通常只有确定的重复单元。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中心核、支链与支链之间形成的纳米空腔结构以及在表面形成的官能团层。
由于低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的支链较少,空间位阻效应弱,因此分子构象在空间呈平面结构,而高代数树枝状大分子支链数量庞大,空间位阻效应强,使分子构象在空间呈球形,高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树枝状大分子结构示意图
树枝状大分子的支化程度可以用支化度(DB)来表示,支化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1)
其中:D:树枝形单元;
T:末端端基;
L:分子中含有的线性单元。
测定DB的方法有:
(1)核磁共振法[2]。这种方法比较精确,但是操作较复杂,一般需要分别测定1H-NMR、13C-NMR,通过计算得到支化度,如果产物中含有N、P、Si等元素,则需要做相应元素的核磁分析。
(2)凝胶渗透色谱法[3]。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样品的分子量和特性粘度,在寻找一种与样品分子量相同、支链的聚合物,作为参照物使用,用同样的条件方法,测定参照物的特性粘度,支化度即为样品特性粘度与参照物特性粘度的比值。缺点是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数据,不够精确,所以相对于核磁共振法而言,应用较少。
1.1.2 树枝状大分子的特性
树枝状大分子与传统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不同,普通高分子通常都是一步反应合成出终产物,单体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而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是重复增长反应,单体之间的组合是可控的。所以和传统高分子相比较,树枝状大分子可以在分子层面控制其结构、尺寸等特性。随着代数增大,树枝状大分子的支链成倍增加,支链之间相互作用力也会随之增强,使得构象在空间中呈立体结构[4]。因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十分特殊,从而具有如下特性: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孪晶对AZ61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
纤维状介孔二氧化硅的pH值响应
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论环氧树脂产品结构调整的必要【2151字】
核桃园不同材料树盘覆盖...
微纳米无机颗粒對聚氨酯...
VARTM制备麻纤维增强环氧树...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