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15CrMo钢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组织的影响(4)
Mo是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的合金元素,在1000℃以下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很小,一旦超过这个温度,碳化物几乎都溶到奥氏体中后,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消失了。所以15CrMo是本质细晶钢,在1100℃时不会有明显长大[2]。
1.3.2 铬元素的作用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铬是扩大奥氏体相区元素,但其含量较低时,作用不明显。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15CrMo钢中铬主要作用为形成Cr7C3,其熔点为1780℃[3]。阻碍奥氏体长大。
铬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1.4 渗碳后的热处理工艺
1.4.1 一次加热淬火
一次加热淬火是渗碳后缓冷,再次加热淬火。再次加热淬火的温度应根据工作要求而定,一般可选在稍高于心部成分的Ac3点,也可选在Ac1和Ac3之间。对心部强度要求较高的合金渗碳钢零件,淬火加热温度应选为稍高于Ac3点的温度。这样可使心部晶粒细化,没有游离的铁素体,可获得所用钢种的最高强度和硬度,同时,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也较好。这时对表面渗碳层来说,先共析碳化物溶入奥氏体,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硬度稍低。
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而表面又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时,可选用稍高于Ac1的淬火加热温度。如此处理,渗层先共析碳化物未溶解,奥氏体晶粒细化,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心部尚存在有大量先共析铁素体,强度和硬度较低。
为了兼顾表面渗碳层和心部强度,可选用稍低于Ac3点的淬火加热温度。在此温度淬火,即使是碳钢,在表层由于先共析碳化物尚未溶解,奥氏体晶粒不会发生明显粗化,硬度也较高。心部未溶解铁素体数量较少,奥氏体晶粒细小,强度也较高。
一次加热淬火的方法适用于固体渗碳。当然,液体、气体渗碳的工作,特别是本质粗晶粒钢,或渗碳后不能直接淬火的零件也可采用一次加热淬火,虽然较直接淬火,成本有所提高,但在渗碳钢中适用性广,且淬火后钢的性能较直接淬火也有显著提高,且生产成本和周期远低于二次淬火。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渗碳后淬火方式[3]。
1.4.2 直接淬火
直接淬火是在工件渗碳后,预冷到一定温度,然后立即进行淬火冷却。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体渗碳,真空渗碳或液体渗碳。固体渗碳时,由于工件装于箱内,出炉,开箱都比较困难,较难采用该种方法。
淬火前的预冷可以是随炉降温或出炉冷却。预冷的目的是使工件与淬火介质的温度差减少,减少应力与变形。预冷的温度一般取稍微高于心部成分的Ar3点,避免淬火后心部出现自由铁素体,获得较高的心部强度。但此时表面温度高于相当于渗碳层化学成分的Ar3点,奥氏体中含碳量高,淬火后表层残余奥氏体量高,硬度较低。
直接淬火的优点为:减少加热,冷却次数,简化操作,减少变形及氧化脱碳。缺点为:由于渗碳时在较高的渗碳温度停留较长的时间,容易发生奥氏体晶粒长大。直接淬火虽经预冷也不能改变奥氏体晶粒度,因而可能在淬火后
机械
性能降低。只有本质细晶钢,在渗碳时不发生奥氏体晶粒的显著长大,才能采用直接淬火[3]。
1.4.3 两次淬火
在渗碳缓冷后进行两次加热淬火。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在Ac3以上,目的是细化心部组织,并消除表面网状碳化物。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选择在高于渗碳层成分的Ac1点温度(780℃ ~ 820℃)。二次加尔淬火的目的是喜欢渗碳层中马氏体晶粒,获得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的渗层组织。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PVP对三元材料的影响
下一篇:
GO/MnO2纳米片复合薄膜的自组装与电化学性质研究
纳米碳纤维结构表征及工艺优化
碳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研究
含钴金属氧化物/碳材料复...
碳纳米管材料的有序化研究
基于碳纳米管的聚甲醛成核剂的设计与合成
低碳钢薄壁构件PAW电弧成型特性及尺寸控制
钛及钛合金表面液相阴极...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