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都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两者在适用范围、发生时间、制度的判断标准以及救济措施上存在着区别。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着条文体系不合理,判断标准不明确,救济措施不完善,法律条文前后不一致,未对撤回权做出规定等诸多不足。对此,我国应统一法律条文体系,明确预期违约的判断标准,完善预期违约的救济措施和赔偿范围。53008

毕业论文关键词:《合同法》,《公约》,预期违约制度

Abstract:"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tract law")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vention") have stipulated the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system, both in the scope, occurrence time, system of criteria and relief measures are distinction. China's "contract law" provisions of the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there are provisions unreasonable system, judgment standard is not clear, relief measures are not perfect, the legal provisions are not consistent, not on the right of withdrawal provisions and other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should be a unified legal system of China, expected to clear judgment standard default, perfection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relief measures and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Keywords:"contract law", "convention", the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目录

1前言 4

2预期违约制度的概述 4

2.1预期违约制度的起源 4

2.2美国《统一商法典》对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5

2.3《公约》对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6

2.4我国《合同法》对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6

3《公约》与《合同法》对于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 7

3.1适用范围不同 7

3.2发生时间不同 7

3.3判断标准不同 7

3.4救济措施不同 8

4 我国《合同法》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 8

4.1条文体系不合理 8

4.2判断标准不明确 9

4.3救济措施不完善 9

4.4法律条文的规定前后不一致 9

4.5未对撤回权作出规定 9

4.6默示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存在适用的冲突 10

5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 10

5.1《公约》对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启示 10

5.2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其他建议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前言

2002年,原告傅震鸣与被告辛少鹏签订了自2003年1月初到2005年12月底的租赁合同。原告为承租人,被告为出租人,约定租金在每季度第一天支付,原告支付了两季度的租金后,于2003年6月28日书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2003年7月4日原告又发出继续履行合同的通知,但要求出租人修缮房屋。然而被告出租人并没有修缮房屋,反而做出了另行挂牌招租的行为。2013年7月14日,原告向法院起诉,请求退回押金以及赔偿房屋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诉讼中,被告提出反诉,请求法院判决承租人支付拖欠的租金以及没收押金。案件争议的焦点是出租人另行挂牌招租的行为是否构成默示预期违约?要判断 出租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默示预期违约,首先需要知道默示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然而我国法条仅规定一方当事人的行为表明将不履约就构成默示预期违约,却不知如何确定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已经表明其将不履约的程度。从本案例看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总结预期违约制度在不同的法律规范即《公约》和《合同法》中的规定的不同,从不同点出发,总结出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缺陷产生的原因,对此依照《公约》以及社会实践,提出改善此制度的建议。

上一篇:我国开征房地产物业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雾霾防治的环保执法问题研究环保法修订案

浅析我国的遗赠物权变动的矛盾与解决

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研究

论我国BIT对ICSID管辖权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浅谈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论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