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混淆,最初来源于美国,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正向混淆而言的,是指后使用人使用在先使用人依法享有商标权的商标,但因后使用人的优越的商业地位和广告攻势,消费者误以为后使用人是商标权人,确认在先商标所有人的商品来源于后使用人或与之相关;究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只是因为侵权人和被侵权人之间实力悬殊而形成 。反向混淆的出现,使那些以强凌弱的现象能够得到规制,从而使合法权利的拥有者——弱势的商标权人,也可以获得保护。

上一篇:劳教制度废止之后的制度选择
下一篇:论继承法修正中的遗嘱效力问题

谈上诉不加重”原则的理解与适用【6538字】

试论试婚”产生的社會机制【7366字】

未来民法典應确立其他组...

执行难”新理念的再思考...

人身關系”流变考(下)【9004字】

人身關系”流变考(上)【12633字】

高校民法學”課程网络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