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被害人过错的内涵及其对被告人量刑影响的立法检视文献综述

3.1  被害人过错的内涵

3.1.1  被害人过错的内涵

被害人过错指被害人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实施的过错行为,它是由被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 ,其行为本身侵犯了被告人的权益。有的学者认为,被害人过错不但违反了法律上的规定还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促使被告人犯罪,那么被害人的行为就是过错行为。还有的学者认为,被害人分为有责任性的和无责任性的,有责任的被害人在案件发生的过程中,其实施的行为促犯了法律明文规定,所以被害人与案件的发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被害人有着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过错。同时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会涉及违反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

3.1.2  被害人过错的特征

第一,被害人被害人的过错是由其具体行为体现的,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被害人客观的具体行为决定的,被害人的过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在实际的案件中,先是由过错行为,然后导致犯罪行为发生。

第二,被害人行为的不合法性。这里指的是被害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还有是被害人是故意或过失。而被害人过错行为性质是否合法也是关键条件。

第三,被害人过错责任的确定性,被告人对被害人的损害结果由被害人的过错造成的。主体是被害人,没人可以代替,而且其所实施的具体的过失行为对犯罪人行为有明显的诱发、激化作用。

第四,被害人行为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被害人行为诱发了侵犯与犯罪行为人相关的利益或者是社会的公共利益从而导致了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实施。对于关联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你:一个是从侵犯的利益的角度,利益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被害人过错产生的要件,前提是被害人侵犯了被告人合法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二是时间上的联系性。即被害人过错行为的发生与犯罪结果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这种时间的联系性会直接影响过错量刑的推定。来~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第五,犯罪行为的针对性。过错行为的推定及评价要放在具体的案件中进行评论在意义,而且要看到个人行为所产生的的结果及对结果的评价。只有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是由被害人的不合法行为引起的,被害人过错的推定才有意义。

上一篇:论中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下一篇: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论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公法限制

论工时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BIT对ICSID管辖权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法中的运用及完善

论试用期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浅谈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论行政机关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