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农村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财力物力投入
投入内容    合计    25~35岁    36~45岁    46~55岁    56岁以上
    频次    %    频次    %    频次    %    频次    %    频次    %
买课外辅导书    309    61    36    63.2    111    59.7    138    59.5    20    55.6
订阅报刊杂志    142    28    17    29.8    59    31.7    55    23.7    20    55.6
买辅导学习的音响制品    130    25    21    36.8    46    24.7    51    22    8    22.2
送到课外辅导班学习    99    19    15    26.3    35    18.8    29    12.5    5    33.9
请家庭教师辅导    47    0.09    10    17.5    15    8.1    19    8.2    3    8.3
拜访老师    56    0.11    10    17.5    14    7.5    17    7.3    2    5.6
请客送礼    31    0.06    5    8.8    11    5.9    12    5.2    2    5.6
其他    6    0.01    0        0        3    1.3    1    2.8
合计    820    133.3    114    199.9    291    156.4    324    139.7    61    169.6
2.情感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对子女的鼓励和支持就是情感投入的重要表现。众所周知,无论对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激励,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既然激励有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这么大得作用,那么农村家庭教育情感投入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的呢?为了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为了更好的让子女达到学习效果,家长一般会对孩子学习的进步进行奖励。在调查样本中,87.1%的家庭表示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了奖励。其中,40.3%的家庭对孩子进行口头奖励,3.6%的家长奖励孩子不做家务活。大多数家庭都愿意采用这两种方式,而更多的是愿意采用口头奖励方式,既不影响家庭劳动力,又能激励子女的学习。在物质奖励方面,奖励的方式主要有学习用品、零用钱、新衣服、零食,比例为24.5%、17.8%、18.3%、11.7%、0.5%。另外有12.9%的家长表示没有对子女给予任何奖励。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的方式”的调查中,40.9%的家长只有当孩子要时才会买,20.4%的家长主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34.8%的家长给钱孩子自己去买,而另有3.9%的家长从不给买,让孩子去想办法。学习用具是孩子学习不可少的不备品,如果孩子为学习用具烦恼而不能安心读书,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调查总体中,有不少比例家庭的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用品,经常为学习用品烦恼。可见,农村家庭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方面是较为吝啬的。
上一篇:对见死不救行为的法律规制探究法律与道德的博弈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思考

关于乡规民约对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农村社区治理

论农村土地征收行政救济制度困境与对策

当代农村建设中法律与村规民约关系探析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3095字】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