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救济在行政内与行政外都有相应的途径,但是行政外的救济途径是欠缺效果的,其原因在于,除了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其他组织机构没有与该项工作对等的资格和能力。不管采用怎样的救济模式,参与审查的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审查能力。所以,要想完善现有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救济体系,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才能真正做到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 

(一)完善现有的行政复核机制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采用“一级终审”的行政复核机制,也就是说倘若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的,只有一次机会提起行政复核。 本文认为,依照现实情况,在各级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可以建立比较固定的责任认定复核机构和人员配置,而且当事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允许提起多次复核,情形如下:当事人如果对当地交警大队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交警支队提起复核,如果对交警支队作出的复核决定仍然不服的,应当被允许向上一级交警总队提起复核,以此措施来完善行政内的法律救济制度。本文提出建议,可以在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时完善当前的“一级终审”的行政复核机制,对复核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给当事人权益在程序上提供更多的保障。             

上一篇: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浅析我国的遗赠物权变动的矛盾与解决

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研究

论我国BIT对ICSID管辖权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浅谈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论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