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式中 Qw—设备用具显热所形成的冷负荷,W;
Qs—设备用具实际的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用具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地运转,则CLQ=1.0
2)人体显热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Qw=qsnΦCLQ
(3-5)
式中 Qw—人体显热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的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人的显热散热量,W;
n—室内所有的人数;
Φ—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
CLQ—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CLQ=1.0
3)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Qc=q1nΦ
(3-6)
式中 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1—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3.2.5 新风冷负荷
QW=GW(iw-in)
(3-7)
式中 QW—新风负荷,KW
GW—新风量   Kg/s
iw—室外空气焓值,KJ/kg
in—室内空气焓值,KJ/kg
以5001房间为例,负荷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 5001房间负荷计算结果
房间详细计算
    建筑物所有房间详细计算
        5001[办公室1]
基本参数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    房间性质    单位面积设备(W/㎡)    单位面积照明(W/㎡)    单位面积人数(人/㎡)    房间总人数    人均新风量(冷)(m^3/h.人)
    人均新风量(热)(m^3/h.人)    夏季设计温度(℃)    夏季相对湿度(%)    冬季空调设计温度(℃)    冬季空调相对湿度(%)    内区房间    采暖设计温度(℃)     
    办公室1    295.2    计算负荷    13    11    0.1    29.52    30
    30    25    55    —    —    否    20     
人体    人数    劳动强度    群集系数    时间指派                    
    29.52    静坐    0.89    人员_办公建筑_工作日                    
新风[冷]    新风量(m^3)    新风负荷类型    计算方法    新风机组处理状态    热回收类型    时间指派          
    885.6    新风冷负荷    稳态计算    处理到室内点状态    不考虑热回收过程    默认时间          
新风[热]    新风量(m^3)    新风负荷类型    计算方法    新风机组处理状态    热回收类型    时间指派          
    885.6    新风热负荷    稳态计算    处理到室内点状态    不考虑热回收过程    默认时间          
上一篇:某高层小区居民楼防排烟设计
下一篇:大学宿舍楼建筑与结构设计+CAD图纸

上海港张华浜港区9#集装箱...

天津市某社区文体中心能耗分析及节能研究

申港中心E区空调系统设计及UFAD送风方案设计

上海横沙港区1#散货码头结构设计+CAD图纸

上海外高桥港区五期集装...

滁州市质检中心综合楼设计+CAD图纸

上海市杨浦区C4-1地块养老院建筑设计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