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机制上,管制型政府向来只从便于自身控制、管理出发,整个社会运行都由政府在主导推动,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怎样提供服务,都是政府独断和一厢情愿的强制性提供,而较少的考虑社会公众的愿望和多样化需求,政府与公众是一种命令——服从式的单向关系,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政府的“恩赐”。而服务型政府则不同,他要求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首先征得服务对象,即民众的同意。其次,还必须经过一定的民主法定程序,即要公民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由民众和政府通过双向的交流互动,达成一致来决定。从这一点说,政府只能在法律和人民授权的范围内行事和提供服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必须是法治政府,而不是任意性的、长官意志型的政府。

管理方式上,在管制型政府状态下,政府不仅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各种审批环节繁杂,效率低下,政府管理手段也主要是单一的行政手段。服务型政府则要求政府必须优化工作流程、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则为民服务,让民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有享受服务的主人意识。

2.2社区及社区管理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不同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学者们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具有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而所谓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最小单元,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直接执行层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开始滞后,难以及时解决飞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方方面面的问题,基层矛盾尖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基层管理主体们开始结合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探索新的高效基层管理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

2.3网格化管理

2.3.1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网格化”的思想最初来源于水、电、煤的应用,其核心在于用户提交需求的简洁性和网格响应需求的精准性与迅捷性[16]。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网格”是指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17]。而从公共事业管理的角度而言,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是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18]。网格化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够在基层普遍实践和兴起,笔者认为有如下三方面原因推动:

上一篇:女性高管政府补助企业研发投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
下一篇:研究型高校中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南京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和对策分析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南京市大学生义工旅行发展分析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南京市老年人参与傅家边养生旅游的意愿分析

社区治理创新下居委会角...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