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社会工作介入郊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作用研究(2)
(一)总结 18
1、社工介入郊区居家养老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18
2、社工介入郊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之处 19
(二)建议 19
1、加强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19
2、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 19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城市。浦东新区作为上海最大的城区,目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具有老年人口总量大、程度高、增速快、高龄化突出、独居和纯老户老年人较多等特点。浦东新区老年人口呈现“三个加速特征”:
第一个特征:老龄化进一步加速,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84万人,老龄化率超过25%,年均净增老年人口5万人。
第二个特征:高龄化进一步加速,近几年,新区年均新增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0.5万人以上,高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第三个特征:空巢化进一步加速,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陆续进入老年期,从2013年起,新增老年人口中的80%以上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人口老龄化呈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趋势。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老人高龄化现象突增了人们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又使家庭养老的供给能力急剧减弱。养老服务资源的紧缺是政府和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截至“十二五”中期,全区养老机构达到131家,床位总数221318张,床位数与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3.45%。虽然近几年开展加大对老年事业的扶持力度,但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加之浦东新区有以前是远郊合并的郊区,住的绝大多数是农转非的新城镇老人,因为现实条件和老年人不愿离开家等传统心理的客观因素导致郊区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养老。
尽管近几年浦东新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郊区人口数量仍占半数多,因此从某一程度上来说郊区养老压力更大。相比市区养老体系的相对成熟,郊区养老体系还是薄弱的,投入资金和关注少,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随着郊区老人的养老需求的增加,郊区居家养老服务也应运而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人养老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郊区的某些养老机构设施不尽如人意。而且郊区养老体系不够完善,公办养老院少且门槛高,民办养老院条件差,所以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不愿意离家的老人的首选。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意义主要在于:
首先,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单纯的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群体多方位的养老需求。我国自古就有着比较传统的养老文化观念,所以居家养老服务也就从某种角度迎合了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从传统的角度出发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作为社会养老体系中主要的两大支柱,它们的模式是否完善决定着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与否,所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
其次,郊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特殊性以及开展的必要性。因为目前和市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相比,郊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不全面、不成熟的。郊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总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上也存在着扶持政策力度不足、服务覆盖范围较窄、资金投入保障不足、服务内容形式单一、服务人员不够专业等问题。相比城市老人,郊区老人由于观念问题更愿意在家养老,居家养老符合郊区老人的
经济
条件和传统养老观念。所以郊区居家养老在这种形势下开展是必要且迫切的。因此如何完善郊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重点。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北京思源公司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
居家养老服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社工介入社区非警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社会工作者在双工联动实践中的角色困境分析
和文化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对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
知情意三位一体的视角论社会工作增权的目的
女大学生寝室人际矛盾的情绪管理介入探讨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