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人文化  

徐州在存在400多年的两汉时期最为鼎盛,因此,在文化、经济、政治领域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彪炳史册。

其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就在徐州。其拔剑泉,衣锦还乡时的泗水亭,大风歌碑,歌风亭等遗址依旧存在。自立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在徐州建立都成,威风凛凛。但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其检阅部队的戏马台至今犹存,悲歌散楚兵的子房山也依旧矗立。

徐州籍的王侯将相更是多如牛毛。不光是遍及汉朝各地的刘姓诸侯王,跟随刘邦走南闯北打天下的异姓诸侯王也有20多人。如:萧何、曹参、周昌、樊哙,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等。还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彭城人张昭,也是东汉末年人。 

徐州还孕育出一代代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如: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过《淮南子》;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刘向,编撰过《战国策》;讽谏诗人韦孟;著名学者刘歆;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等,都是名垂史册的大家。

5.非物质文化 

文化资源除却有形的遗迹,古墓等物质文化,还有千百年来,人们相互继承流传下来的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文化。包括,风俗,宗教,艺术,信仰,戏曲和语言文字等。两汉时期更是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被人们广为继承。刘邦,项羽的英雄史诗,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性格都深深的烙在汉族人们的性格之中;汉朝“大一统”的繁荣昌盛以及外交文化和军事文化,都是现代人借鉴的宝贵经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文化,更是成为中国人血脉的精神;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又体现在乐府汉赋,文辞武略之中;另外,柳琴戏,花鼓戏,梆子戏等戏曲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民间的手工艺绝活技术更为汉族文化添上神秘的一笔。

二  徐州汉文化传播现状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汉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徐州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化遗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全国之最,因此徐州也就可以成为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基于突出徐州文化特色和品行以及为文化多样性的保存做出贡献的考虑,徐州也在积极的传播汉文化,并以此来提升徐州城市形象。目前徐州汉文化传播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2006年,徐州两汉文化保护重新得到重视,徐州在国家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项目中一共有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其中。目前为止,徐州有八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徐州梆子、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

徐州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提高了其知名度,城市形象和传播了汉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徐州,了解到汉文化。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徐州文化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项目型企业CRM应用研究

基于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奢...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重拾彝情有关彝族文化传承的公益传播策划

基于AHP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基于价值流的D公司生产线标准作业研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