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苏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之一。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是这一产业最具吸引力的名片。一幅30厘米×30厘米的苏绣,并不算大,却往往需要一位熟练的绣娘平均近30天的绣制,这种纯手工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艺术美感和浓厚人文底蕴。在21世纪以来不断涌现出艺术人才、商业人才,苏绣的市场价值和规模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作为与科技融合的尝试——机绣(以程序的方式预先编辑好绣制次序,然后用机器进行绣制)不仅没能够为苏绣带来生产上的革新,反而对苏绣市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低成本的机绣在没有良好的审查与信用机制的制约下,抓住了一般消费者难以很好鉴别苏绣艺术美感的漏洞,以次充好,不仅在网络销售上破坏了苏绣的名誉,在现实的销售中,更给消费者带来了欺骗与不信任。机绣的失败是一种跃进式融合发展的失败,在还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体制之前,在盲目的与科技产生结合中,对原先的生态产生了破坏

上一篇: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乡愁建设
下一篇:中国旅游业参与碳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房地产项目开发与租售方案SWOT分析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

研究型高校中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重拾彝情有关彝族文化传承的公益传播策划

生命周期与员工关系管理文献综述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