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容易产生网络暴力,侵犯公民隐私权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行为在虚拟网络空间上的延伸,主要体现在网民对一些还没有被确认或验证的事件,发表挑衅性的言论攻势,有些网络旁观者在不知晓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疯狂泄愤和无端辱骂,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名誉损害。由于群体效应的影响,互联网用户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用道德作为武器围攻他人,这极易产生越权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人肉搜索就是网络监督侵犯公民隐私的典型例子。2013年12月3日,一个高中女孩琪琪从陆丰望河桥上跳下并身亡,而原因竟是一家服装店店主怀疑她偷东西,私自将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一些网络用户不明真相纷纷“献力”,很快就曝光了她的隐私信息,琪琪遭到身边人的异样眼光和议论指责,她不能承受压力最终选择自杀。这次事件无疑是一个惨剧,体现出“人言可畏”,更凸显出网络暴力带来的强大杀伤力。虽说无端诬赖他人的店主是“始作俑者”,但那些不明是非、不负责任地跟着起哄的“热心人”无疑也是将琪琪逼上绝路的“侩子手”,这些人貌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但其盲目帮助、发声无底线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理性、责任和法治的缺失。在我国,公民享有隐私权,不管是触犯了法律的腐败官员还是普通民众,他们的相关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不可否认,人肉搜索在揭露社会腐败和监督公权力方面具有强大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这些信息一旦被公之于众,会给当事人及其亲友带去极大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也违背最起码的网络道德和伦理准则

上一篇:中国公务员“围城”现象分析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扩散...

YSL品牌网络营销策略研究+SWOT分析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年轻消费者网络购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例分析

基于GERT网络的政府购买公...

天马网络客户满意度分析

浅析提升企业员工忠诚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