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进行控制,管理主体过于单一

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高度集权化的,我国政府的运行模式也往往是万能型的。在地方工作中,政府是唯一的权威,操纵着一切权力,并且掌控着各种社会公共事物和公共物品,这样导致社会不能够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这样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事务的需要,越来越复杂的事务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单一的管理主体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同时,面对各种垄断和限制,社会组织的有效作用和积极性也常常被削弱,社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会被弱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性不高,不能共同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样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应该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政府职能的局限性,政府职能的规定要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要求不断变化。为了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大小,并且地方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权力授予给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地方政府携手共同治理社会,克服由于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所造成的种种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认识不足,行为方式过于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的权力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对待社会管理问题还不能有清晰的认识,认为政府有责任掌控所有社会事务,控制所有管理工作,即使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独断专行。这就导致了当出现一些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时,政府的应急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从而使行为方式过于滞后。产生这些问题还有种种原因,例如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只重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甚至一些地方官员仍然专注于开发大型项目,如投资、招商等, 缺乏对于社会民生管理的关注。“同时,有些干部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并且一些地方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办事无‘腿’、说话无‘嘴’、执法无‘权’、调控无‘手’”等缺陷,导致中央要建立的社会管理全覆盖的目标难以实现。”

上一篇: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政治有序参与研究
下一篇:慈善事业在我国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高管胜任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扩散...

以社会责任构建信念伦理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价值标准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大数据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