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诱导契合学说文献综述

Koshland等人提出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认为酶的活性部位是蛋白质三维实体,具有较大的可塑性,From~优E尔L论E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当药物分子与酶发生相互作用,如离子偶极键,氢键,范德华引力,疏水键等,会诱导酶的构象发生可逆性的改变使其能与药物分子更好地契合,进而影响酶的活性,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1。3。2变构学说

Karlin等人提出变构学说,该学说认为,不管药物存在与否,受体本身就有两种构象状态:静息性构象和激活性构象,但是它们和药物的结合部位相似,只是微观解离常数不同,药物的效应与激活性构象在整个受体数目中所占的比例成正比,激动剂和拮抗剂由于可以作用在受体上相同的结合部位,产生竞争性拮抗,也可作用在受体的不同结合部位,通过变构作用相互消长。

1。3。3二态模型的占领-活化学说

Ariens和Rodrigues de Miranda提出该学说,他们把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受体的作用部位区别在受体上的两个作用点,未被药物占领的受体具有活化态和非活化态两种状态,二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而拮抗剂对非活化态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激动剂对活化态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上一篇:基于液滴的不溶两相合成研究
下一篇:无机磷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多种抑制剂对半短程硝化...

EGFR抑制剂的合成及表征

流感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的...

以扎那米韦为模板的新型...

HMGR抑制剂杀虫活性研究+答辩PPT

咪唑哒嗪类似物作为抗疟...

苯并噻唑类ROCK抑制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