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再研究再改良,为了进一步缩短预处理时间并提高预处理效果,试验条件是按1:1配比条件将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控制恒温水箱中温(35±1)℃,使用6% NaOH与不同质量百分数H2O2进行预处理,观察并记录不同预处理法的实验组对水稻秸秆的pH值、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CH4含量以及TS/VS去除率的影响。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探究在加入相同分量NaOH前提下,混合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发酵产生的影响,寻找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水稻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条件,为水稻秸秆沼气发酵技术未的来发展提供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文献综述

本文选取的实验材料是来自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周边村庄的稻草秸秆,将已经自然风干的秸秆剪成两三厘米的小段,放入粉碎机内粉碎,粉碎后取一小试管的未处理秸秆烘干以测定其各项理化指标。随后将其余秸秆分装入瓶,每瓶加入6% NaOH溶液后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数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本次试验用加入牛粪和水稻秸秆发酵后的沼液作为接种物,该沼液来自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丁集村的沼气池。将沼液加入已经按1:1的条件配比好的稻草秸秆后与牛粪,再将接种物(即在实验室中经过一段时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放入,充分搅拌混合。表1为实验材料的理化性质。

表1  实验材料的理化性质(%)

2。2 试验装置与仪器

2。2。1 试验装置

本实验的室内沼气发酵试验装置见图1。各个部件之间由用凡士林密闭的乳胶管、玻璃管和橡皮塞相连,乳胶管上用铁夹防止气体流通。为了使水箱内传热均匀,要求地热线均匀分布于水箱的底部,没有重叠和交叉,地热线间距约为1 cm。在发酵瓶盖子处设置便于发酵料液取样和采样的管口,实验中每日定时取样,以便于控制变量,使测定和记录的料液样品pH值与产生的沼气气体成分更准确。

上一篇:中空分级结构ZnO的控制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下一篇: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

高温下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

二氧化锡纳米微球制备和光催化

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片和银纳米颗粒

邻菲罗啉衍生物及锰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基于掺氮石墨烯-银纳米材...

苯甲醛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反应的理论研究

丙三醇和CTAB协同作用下草酸铈的形貌控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