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芳烃,目前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超分子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分子识别、自组装体系以及智能材料的领域,相信随着各种功能化柱芳烃的出现,柱芳烃的应用将能拓展到超分子催化、生物模拟等更多的领域,并得到科学界更为广泛的关注[14,15,16]。
1.3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作为研究生物热力学及动力学的重要方法之一[17]。该方法从近年发展起来以后被广泛用来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与DNA/RNA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分子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18-19]。它主要用高度敏感的热分析仪器来测定并记录一个变化过程的量热曲线,将极其微弱的反应热从曲线的变化中反映出来,从而提供给研究者热力学(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摩尔结合焓、摩尔结合熵)和动力学(酶活力、酶转换数等)的信息。由于该方法的原理是用一种反应物滴定另一种反应物,并测定反应体系的热量随着滴定剂加入量的变化的变化,因此,也可根据热量的信号用来测定化合物中两种不同反应物的络合情况的变化: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与其结合量成正比,当反应池中主体与客体全部络合后,热量信号减弱,只有最终稀释的背景热。据此,本次实验用ITC来测定主体分子WP5-E和客体分子N,N′-二甲基-1,6-己二胺的结合常数及某些参数。
1.4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前面对超分子化学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超分子化合物特殊的功能和美好的前景,本课题主要对超分子化合物中的柱[5]芳烃做了如下的研究:
    ①合成水溶性的柱[5]芳烃WP5-E并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表征。
②将合成的WP5-E与N,N′-二甲基-1,6-己二胺进行主客体络合并用ITC进行表征。
③分析各图谱,研究其主客体络合的性质(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等)。
上一篇:年产60万吨芳烃联合装置异构化工段工艺设计+图纸
下一篇:盐溶液中PDMDAAC分子形态初步研究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四烯丙基胺-四乙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浅析传统元素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偏氟乙...

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