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大黄栀子中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的研究(2)
近年来大量新三萜类化合物被发现,有从大黄栀子中分离得到愈创木烷类的倍半萜和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的
报告
,后者是一种四环三萜[5]。四环三萜是常见的三萜结构类型,C-19亚甲基与C-9和C-10构成的三元环成为其结构的一大特点。四环三萜主要有达玛烷型、羊毛脂烷型、甘遂烷型、环阿屯烷型、葫芦烷型、菠萝蜜烷型等[6]。
三萜类化合物大多有较好的结晶,也能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甲醇、氯仿、丙酮等,不溶于水。大部分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发生颜色反应,具体的作用原理还不清楚,主要是使羟基脱水,增加双键结构,再双键移位、双分子缩合等反应生成共轭双烯系统,又在酸作用下形成正碳离子而成色。这些反应主要有Rosen-Heimer反应、Salkowski反应、Tschugaeff反应等[7]。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溶血、抗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8],目前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具有更复杂新颖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发现上[9]。
据报道,裂环的环菠萝蜜烷三萜在生物界发现并不是很多,主要分布于茜草科、大戟科、八角科和五子科等植物中。环菠萝蜜烷三萜的裂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3,4-裂环,9,10-裂环和15,16-裂环。目前已报道的3,4-裂环的环菠萝蜜烷类的三萜有39个,其它类型裂环的三萜有7个,9,10裂环的环菠萝蜜烷类三萜有10个,15,16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类有5个[10]。有研究表明,从茜草科(Rubiaceae)毛茶属(Antirhea)的Antirhea acutata的地上部分得到的3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1];从八角科(Illiciaceae)八角属(Illicium)中发现的5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2],其中4个化合物来自植物Illicium verum,一个化合物来自植物Illicium dunnianum;从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中发现2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3];从五子科(Schisandraceae)南五子属(Kadsura)发现8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4];从楝科(Meliaceae)米仔兰属(Aglaia)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5,16];此外,从凤梨科(Bromeliaceae)铁兰属(Tillandsia)中也发现5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17]。
研究表明,现已从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中得到的19个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其中两个化合物来自植物Gardenia coronaria,八个来自大黄栀子Gardenia sootepensis,两个来自植物Gardenia aubryi,一个来自植物Gardenia obtusifolia,五个来自植物Gardenia tubifera。
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有多种生物活性,比如在细胞毒活性,抗HIV-1-RT活性等方面活性较好[11,12]。据报道,早在1997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Silva等在大黄栀子中分离到的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对人体的一组癌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18]。而在2009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Thanesuan Nuanyai等也在大黄栀子中分离得到了具有广泛细胞毒活性的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由对人体的肺、肝脏、胃和结肠癌的体外细胞活性评价中显示出来[19]。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的Patoomratana也曾报道,从栀子属Gardenia obtusifolia中分离到的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具有较好的抑制HIV-1-RT的活性[20]。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的药理作用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近些年来,有人分别又在甜剂、抑制环氧合酶和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做了系列的报告。2002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芝加哥分校的A.Douglas Kinghorn报道了具有增强甜功能的3,4-裂环达玛烷,可以作为甜剂进行
食品
和药物开发[21],这种3,4-裂环达玛烷生长在中国湖北省,是一种俗名叫做“甜叶树”(Pterocarya paliurus Batal)的植物,也可以作为其他甜剂的半合成原料。此外,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Dongho等发现从茜草科毛茶属Antirhea acutata中的得到的3,4-裂环环菠萝蜜烷三萜具有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22]。美国密西西比大学Zulfiqar等人则发现从毛茛科类叶升麻属中得到的3,4-裂环-9,19-环羊毛脂烷具有细胞水平上的抗氧化活性[23]。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大黄栀子枝和叶中的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
索菲布韦关键中间体I合成工艺研究
大黄栀子中环菠萝蜜烷三萜结构的确定
栀子花香精的调配研究
大黄栀子枝和叶中的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