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柠檬油微乳体系的制备与研究(2)
3.1.3 两种柠檬油成分及香气差异 13
3.2 单因素法确定柠檬油微乳制备的条件 13
3.2.1 不同产地柠檬油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13
3.2.2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15
3.2.3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16
3.2.4 不同Km系数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17
3.3柠檬油微乳的制备 19
3.3.1 利用Km=3的三元相图制备柠檬油微乳 19
3.3.2 利用Km=2的三元相图制备柠檬油微乳 21
3.3.3 确定柠檬油微乳配方 23
3.4 柠檬油微乳的理化数据测定 24
3.4.1柠檬油的微乳的透光率测定 24
3.4.2柠檬油的微乳稳定性测定 24
3.4.3测定柠檬油微乳粒径分布 25
4 结论 26
5 展望 27
致谢 28
参考
文献
29
1 引言
1.1 微乳液概述
微乳状液是一种介于一般乳液与胶束之间的分散体系,分散相质点为球形,但半径非常小,通常为1~100nm。微乳状液的外观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1]。1943年,Schulman等向乳液中滴加醇类化合物,得到了均匀、稳定的透明或半透明体系,并将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四个组分以合适的比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稳定体系,称之为微乳状液(Microemulsion),简称微乳液或微乳[2]。
1958年之前,“微乳”一词还没有正式出现,但它就已经用于生产活动中,在20世纪60年代,在第三次采油应用中,微乳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研究者的兴趣[3]。从20世80年以来,微乳的应用研究以及理论知识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微乳的技术已经应用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及纳米胶囊的制备[4-5]。在
食品
工业中,乳化技术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微乳却是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并且对于微乳形成的机理还存在很多未完善的地方。目前对于微乳形成机理有三种比较完善的理论解释:瞬时负面张力形成机理(混合膜理论)、“肿胀胶团”学说(溶液化理论)、构型嫡理[6]。
在结构方面,微乳液可分为O/W型和W/O型,与普通乳状液相似。但是普通乳液与微乳的根本的区别在于:普通乳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外观不透明,分散相质点比较大且不均匀,主要靠表面活性剂或者其它乳化剂来文持动态稳定;而微乳液属于热力稳定体系,外观呈透明或近乎透明的状态,分散相质点非常小,并且经过高速离心分离后不发生分层、浮油的现象[7]。因此鉴别微乳液的最普通的方法是:在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分散体系中,如果外观呈现透明状态或近乎透明状态,且是流动性较好的均相体系,并且在3000r/min离心加速度下15min后不发生相分离,即认定为微乳液。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改变体系的表面状态、在较低浓度即能大大降低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从而产生乳化和破乳、分散和凝聚、起泡和消泡、润湿和反润湿以及增溶等一系列作用的
化学
物质[2]。表面活性剂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为离子类型分类方法,也可以称为化学结构分类法。表面活性剂在溶于水时,能够解离成离子的称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够解离成离子的称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照其在水中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种类,又可分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Arbuzov反应高分子枝载磷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
纳米紫外屏蔽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疏水Fe3O4/聚氨酯海绵吸油材料
油酸辅助水热法制备CaRE2(MoO4)4:RE3+荧光粉
茉莉精油香气协同技术研究
一种葡萄糖基原油破乳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评价
纳米凹凸棒石改性氧化铝...
新型绿色淀粉基表面活性...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