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活性。邵宇[30]等报道,含1,3,4-噻二唑的取代芳酰基脲有抗真菌活性,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效果明显。

根据文献所述,1,3,4-噻二唑和酰基脲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我们以5-(4-溴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和4-甲氧基苯甲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N-[5-(4-溴苯基)-1,3,4-噻二唑-2-基]-N’-4-甲氧基苯甲酰基脲,其结构经m.p.、IR、元素分析加以初步确认和表征。

1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合成路线 

1.3中间体的制备

1.3.1 中间体Ι的制备

先安装好搅拌装置,用14 mL的1,4-二氧六环在100 mL的三颈瓶中溶解2.2785 g(0.025 mol)氨基硫脲、5.025 g(0.025 mol) 4-溴苯甲酸,然后安装回流装置,并连接干燥管。常温下半个小时内搅拌滴加7 mL(0.075 mol)三氯氧磷,50 ℃反应0.5 h。然后80 ℃ 微沸回流5 h,整个反应过程TLC跟踪,直到确定产物不再增加,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减压蒸出1,4-二氧六环和三氯氧磷。加入适量冰水,静置一段时间,用稀碱中和,调整pH至8-9。停一晚上再抽滤,DMF重结晶得到中间体Ι。烘干,产率65.42 %,m.p. 218-221 ℃。

1.3.2  中间体Ⅱ的制备

将10 mL氯化亚砜一次性加入装有1.521 g (0.01 mol)4-甲氧基苯甲酸的100 mL三颈瓶中,安装带干燥管的回流装置,于80 ℃恒温加热至反应结束,大约4.5 h,减压蒸出剩余的氯化亚砜,得到中间体II透明液体。

1.3.3 中间体Ⅲ的制备

取一加入40 mL(25%)氨水的250 mL三颈瓶,浸入冰水中,三个口分别安装搅拌装置、滴加装置和回流装置,回流装置末端安装干燥管,向三颈瓶中滴加中间体Π透明液体,0.5 h内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 h,反应结束,调节pH=8-9,抽滤,用水洗涤直至产物纯净为止,得到乳白色粉末,105 ℃烘干,产率53.10 %,m.p. 164-167 ℃。

上一篇: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铝的含量
下一篇:Cu催化不对称合成N-芳基-β-氨基酸酯的研究

N,N'-二(2-吡啶甲基)-2-苯基...

N,N'-二[2-(2-吡啶)乙基]-2-苯...

对甲苯异氰酸酯改性凹凸...

环化合物3-[2-(1H-1,2,4-三唑...

相转移催化合成2-烯丙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

2-(1H-1,2,4-三唑)-3-{2-[(...

3-[2-(1H-1,2,4-三唑-1-基)喹...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