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荧光探针法测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2)
2.4.3 胶束聚集数(N)的测定 12
3 结果与讨论 13
3.1 聚氧乙烯(21)硬脂基醚的稳态荧光光谱 13
3.1.1 不同浓度Brij721溶液中芘的荧光发射光谱 13
3.1.2 不同浓度Brij721溶液中芘的荧光激发光谱 13
3.2 聚氧乙烯(21)硬脂基醚的CMC的测定 14
3.2.1 发射光谱中I1/I3随Brij721浓度的变化曲线 14
3.2.2激发光谱中I322/I337随Brij721浓度的变化曲线 15
3.2.3比较发射与激发光谱所测的Brij721的CMC 16
3.3 无机盐对Brij721的CMC的影响 16
3.4 一元醇对Brij721的CMC的影响 18
3.5 临界胶束聚集数的测定 20
3.5.1 合适的探针的浓度(Cp)的确定 20
3.5.2 合适的猝灭剂浓度(CQ)范围的确定 20
3.5.3 临界胶束聚集数Nm的确定 22
4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
文献
26
1 前言
1.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研究现状
1.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最重要的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大部分可通过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反应而制得,因此可在合成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中的乙氧基数目,制作成一系列不同用途和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分子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不同,其表现的性质也不同,因此应用也就大不相同。环氧乙烷的加成数越大,分子上的亲水基的氧越多,就能够与水形成更多的氢键,因此水溶性就越好,亲水性能越好。所以当环氧乙烷的加成数小于五时,产物溶于油不溶于水,多应用于制备硫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加成数为吹冰到八时,常用在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化剂中。当加成数大于十时,由于水溶性好,经常用于乳化剂和均染剂中。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醚键不易被酸、碱破坏,所以稳定性非常高,水溶性也比其他表面活性剂好,耐电解质,易于
生物
降解。除了在纺织印染行业大量使用外,还大量用于复配低泡液体洗涤剂[1]。
1.3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概念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浓度比较低时,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表面张力几乎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随其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中有一个突变点。不仅表面张力的变化有此特征,许多
物理
化学
性质,如渗透压、密度、摩尔电导率、折射率、黏度等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因此这一个突变点所对应的浓度就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的来说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就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1.3.1 表面活性剂胶束化作用的定义
当表面活性剂的正吸附到达饱和后再继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其分子就会分散溶液中,因其亲油基团的存在,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相互间的排斥力远大于吸引力,为了降低在环境中的表面能,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身就会依赖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向内,亲水基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级别的粒子。这种离子或分子缔合而成的粒子就称为胶束。
胶束的形成实际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为缓和水和疏水基之间的排斥作用而采取的另一种稳定化方式。胶束形成的动力,则是水分子与疏水基形成疏水水合作用,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胶束自身能够产生乳化、分散及增溶等作用[2]。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水质中砷含量的测定+文献综述
下一篇:
PET空白膜支撑的液液界面上的离子转移反应的研究
油酸辅助水热法制备CaRE2(MoO4)4:RE3+荧光粉
基于多氮配体Cd(II)离子及...
基于多氮配体Cd(II)离子及...
基于羧酸-膦酸配体Cd(II)离...
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十二烷...
钯炭催化脱氢芳构化合成中氮茚的条件探索
Au-HS/SO3H-PMO(Et)纳米复合材...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