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关纳米氧化镍的制取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的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1.1  微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随着对纳米材料的逐步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也竞相呈现,可大致分为固相法、液相法与气相法三类。而液相法又可细致分为:水热法、微乳液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有机配合物前驱体法、高分子网络法七种方法。相比于固相法来说,利用液相法制取纳米微粒的成核和成长过程易调配,微粒的组成、形状和大小易于掌控,同时需要添加的微量成分和组成比较均匀。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1.1.1  固相法

 固相法是利用在相界面上物质的反应和物质迁移两个过程,在成核速度比核生长速度大时,而得到微纳米级微粒。如周立群等以Na2CO3 ·10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利用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镍[3]。Wang等以Ni(OAc)2·4H2O和NaOH为原料用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镍。而曾令可等将碱式碳酸镍、乙二酸、纳米氧化镍晶种按一定配比混合,在微波炉加热至400~500℃后,恒温反应了10~20 min,重新获得尺寸在10~40nm范围的纳米氧化镍[4]。

固相法具有成本低、无溶剂、选择性强、产率高、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大、效率低、产品粒径不够微细和粒子容易氧化变形等缺点。

上一篇: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中学化学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年产60万吨对二甲苯项目控制方案公用工程及消防方案设计

氧化石墨负载MOFs的制备及...

纳米二氧化钛的机械粉碎...

铌酸钾-铌酸钴钡氧化物陶瓷的性能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微囊表面磁性修饰

钙钛矿型氧化物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钴基纳米阵列电极设计及表征

二氧化锡纳米微球制备和光催化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