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岷等[21]使用无水C2H5OH作溶剂,Pd/Al2O3为催化剂,合成了2,6-二氯-4氨基吡啶,产率为85%。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王志祥等[22]于室温常压下在95%乙醇中通入氮气,过程中以Raney 镍为催化剂。结束后除去催化荆和乙醇得到暗红色的固体,用石油醚—苯重结晶,得针状白色晶体2,6-二氯-4氨基吡啶,收率90%。

1。3。3  电化学还原法

电化学是“绿色化学”的重要分支,近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Ranilovic J等[23]曾采用汞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在酸性体系中对吡啶类氮氧化物的电化学还原过程进行研究,4-氨基吡啶的收率为59。5%,电流效率为30%~35%,操作简单、收率较高,但是此法现今只适用于小规模还原,有待进一步研究。

1。3。4  甲酸铵还原法

    甲酸铵还原是在金属催化物(如锌)的存在条件下,用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代替H2进行反应,该反应称为转移催化氢化(CTH)反应,甲酸铵作为氢供体,在CTH反应中有较好的还原选择性,温和的反应条件,简单的后处理等显著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中。赵坤[24]用甲酸铵还原硝基吡啶氮氧化物,产率为90 %。

2  2,6-二氯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 

2。1  引言

合成原理:吡啶含N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环上的N有孤对电子对,因而易被氧化生成吡啶氮氧化物。但是2,6-二氯吡啶中的氯为致钝基团,其的存在使得氧化反应较之吡啶更难以进行,因此使用常规的乙酸加上30%的H2O2作为氧化剂很可能得到很低的产率甚至得不到产物,而且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极易分解,且高温下滴加过氧化氢具有安全隐患,因此用该实验在常温条件下使用过氧化脲(UHP)/三氟乙酸酐(TFAA)和过碳酸钠/三氟乙酸酐体系作为氧化剂来制备吡啶-N-氧化物。

上一篇:几种非对称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洁净热气溶胶灭火剂设计与研究

双吡啶醛缩-2,8-二氨基-T...

6-甲基-2-吡啶甲醛缩三氨基胍的合成与表征

草酸盐酸改性凹凸棒土对...

苯甲醛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反应的理论研究

凹凸棒土对6-苄氨基嘌呤吸附效果的研究

不同氨基修饰凹凸棒石吸附C02性能的研究

八氨基喹啉导向碳氧键研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