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1

1。1  引言 1

1。2  常见储氢方法 1

1。3  储氢材料 3

1。3。1  低温储氢 3

1。3。2  常温储氢 5

1。3。2。1  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 5

1。3。2。2 多孔芳香骨架(PAFs) 6

1。3。2。3  多孔碳材料 7

1。3。2。4 金属有机骨架(MOFs) 10

1。4  氢溢流储氢技术 12

1。5  本文研究思路 14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5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5

2。2  材料的制备步骤 16

2。2。1 载体 SBA-15 的制备 16

2。2。2  介孔氧化硅负载贵金属铂 16

2。3  吸附剂的表征 16

2。3。1 X 射线衍射(XRD) 16

2。3。2 N2 吸附脱附等温线(BET) 17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17

2。4  吸附剂的性能测试 17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8

3。1 X 射线衍射(XRD) 18

3。2 透射电镜图(TEM) 19

3。3 N2 吸附脱附等温线(BET) 19

3。4  样品在常温下的储氢容量 20

21

22

参 考 文 献 23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 21 世纪,人们生活水平日 益提高,能源更是变得不可或缺。而传统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等)正逐渐枯竭,而且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 废气及有毒气体,引起并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人们 开始研究寻找能够代替传统碳氢化合物能源并且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 75 %。氢能源是以氢为能量载体的清洁二次能源,其燃烧值高达 142 MJ·kg-1,约为汽油的 2。8 倍。可见

氢能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又因为其能量密度高,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理想的可 再生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其开发利用受到中、美、加、德、日等国家的高度重 视,如美国针对规模制氢的“Future Gen”计划,日本的“New Sunshine”计划, 欧洲的“Framework”计划等[1],各国期望在 21 世纪中叶便能进入“氢能经济” 时代。

氢气能源系统的主要技术流程为氢的生产、储运、转换和使用等,其中,氢 的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通过对石油的催化裂解、天然气重整等可以实现 它,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利用太阳能来光解或电解水或利用生物通过生化反应来制 氢等也能加以解决。氢能利用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氢燃料内燃机和燃料 电池。燃料电池价格较高而使用寿命较短,使其要在短期内实现比较困难,而氢 燃料内燃机这块已趋于成熟,并且其能量使用率已远超汽油内燃机。由于氢通常 情况下为气态,易燃、易爆炸、易扩散,而氢作为一种燃料时,必然会分散性和 间歇性使用,而在实际应用中要优先考虑氢储运中的安全高效和无泄漏损失,因 此氢能开发的关键在于氢能的存储和运输。

上一篇:3-苯基二氮烯基-4,4’-二羧基-对三联苯的顺反异构机理研究
下一篇:三亚乙基二胺衍生物设计合成及其配合物性质研究

氧化石墨负载MOFs的制备及...

纳米二氧化钛的机械粉碎...

铌酸钾-铌酸钴钡氧化物陶瓷的性能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微囊表面磁性修饰

钙钛矿型氧化物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二氧化锡纳米微球制备和光催化

BiVO4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